上周五答应计算机世界知名记者邹大斌,针对他提出的两个关于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关系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第一个问题,传统商业智能的领地可能会被大数据抢占:
1,概念:抢不了!商业智能这个概念自1992年起的20年中,已经在IT界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这个概念的知名度是一个巨大的资产,颠覆一个20年,现在仍有生命力的概念是非常不容易而缓慢的过程。
2,产品生态:不容易抢。BI从最初的朦胧到现在,从概念到丰富的产品系列,与其他数据库、数据仓库产品的组合、配合都十分深远,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软件及用法,在众多客户的生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更是不可能迅速消失和转化的。
3,数据资产:当然,更重要的是数据资产,我以前的文章中也专门论述过“数据资产”,“数据战略”的概念及重要性,(见企业管理杂志专访
4,抢就抢吧:如我上一篇博文所说,大数据对BI来说是扩充,是进化,是提升,从BI的角度来说,如果IT界能够接受一个新的概念来代表“数据的积累、分析,以推动业务”这样一件事,即使不一定推波助澜,也应该静观其变,甚至乐观其成。
第二个问题,BI是否应该应对大数据(即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挑战做准备,比如现厂商提供各种连接器支持对Hadoop数据进行分析:
1,我觉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用词,更准确的是“适应”,所谓适者生存吧,从结构化为主的“小数据”到非结构化为主的“大数据”,大量连接器的出现其实已经表明了数据库厂商的“适应”姿态,大数据扩充了数据的外延,也扩大了数据库的应对空间,目前并没有一个数据库完美地解决“小数据”和“大数据”的混用问题,接口就是目前最好的阶段性技术
2,再下一步,数据库、数据仓库产品必须自我发展,以适应大数据带来的深刻挑战,数据量、数据类型、数据变化的前提下,谈效率、谈速度、谈价值才有意义。
最后总结一点,做为数据库厂商一员,做为数据库从业人员一名,我并不担心大数据对现在数据库、商业智能软件的“冲击”,相反,这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机会,毕竟数据库是一门非常成熟的技术,几乎不可能存在颠覆,只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从现在从事大数据技术的圈子来看,也大量是过去从事与数据库相关的人员在领导,这也侧面印证我说的“大数据是数据库发展的新阶段”的观点。
——————————————————————————————
感谢您关注“明说大数据”微信公共帐号,我在这里不定期和您交流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欢迎持续关注,转发请注明以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