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观海听涛
观海听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14
  • 关注人气:1,3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欣赏】吴昌硕篆书精选(一)

(2015-06-09 18:53:03)
标签:

文化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转载]吴昌硕书法精选(一)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书法生涯]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颜鲁公,隶书学习汉代石刻,篆书学习石鼓文,吴昌硕的行书,学习黄庭坚、王铎风格。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吴昌硕的书法创作中,无疑以篆书、行草为主,但吴昌硕学习隶书的时间并不短,在青年时期便曾临习汉碑,如“张迁碑”、“嵩山石刻”、“张公方碑”、等,同时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他在三十五岁时书的一幅隶书还是“张迁”的风格,结体方正,用笔尚拘谨、小心。吴昌硕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这幅“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楷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并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为满足,参以秦权铭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体势笔意,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自出新意,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刚柔并济。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