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电子气中的静电屏蔽——莫特(Mott)转变
如果把一电荷引入金属,例如,一带电缺陷,则在此电荷附近对原均匀分布的电子浓度生产微拢,此微拢反过来补偿或屏蔽此引入电荷的电场。
此问题可近似地用势阱中的准自由电子气模型来处理:
一局域微拢势δU(假设服从|eδU|<<EF)使抛物线形的态密度局域地提高了eδU(图附8.1)。想象此微拢势一打开,则有些电子会马上离开该区域,以使实空间中整个晶体的费米能级为常数。既然费米能级为一热力学态函数(它等于化学势),此均匀性是必须的。对一不大在的δU,电子浓度的变化可由费米面的态密度来表示:
δn(r)=D(EF)|e|δU(r)
. (附8-1)
除非在微拢电荷旁边,可以假设δU(r)由诱导的空间电荷所引起。从而,δn(r)与δU的关系由柏松议程表示: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2.GIF, (附8-2)
其中ε0为介电常数。
令λ2=e2D(EF)/ε0,
在球坐标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3.GIF (附8-3)
选取球坐标是因为处理点缺陷的方便。对一带电e的电荷,α=e/4πε0,
因为当λ趋于0时,屏蔽效应消失,则一定会回到点电荷的库仑势(图4-7-2)。rTF=1/λ为Thomas-Fermi屏蔽长度: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4.GIF (附8-4)
对自由电子气模型:从(4.3.13)及(4.3.16)式: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5.GIF (附8-5)
对四方阱中的Thomas-Fermi屏蔽长度有: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6.GIF (附8-6)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8-7(2).GIF (附8-7)
其中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formula2.GIF为玻尔半径。例如,对铜,电子浓度n=8.5×1022cm-3,
则有屏蔽长度rTF=0.55nm。
事实上,这里的屏蔽过程对应于金属中能量最高的价电子是非局域化的。这些电子不会被离子实的作用势所抓住。当电子密度下降时,屏蔽长度rTF会变得更大。
用此屏蔽论点,就可以解释金属与绝缘或半导体性质之间的陡然转变,此转变叫莫特转变。
在某一临界电子密度nc,屏蔽长度rTF变得如此之小,使电子不能留在束缚态;这就产生金属行为。在此临界浓度以下,屏蔽场势阱延伸至足够远,使束缚态成为可能。此时,该电子被局域化。通过定义,该局域态对应绝缘性质,最高占据态形成局域键。莫特提出用屏蔽长度判别电子的导电行为,(从(附8-6)式)预言当电子的平均间距n-1/3变得比玻尔半径的4倍大很多时,固体就会失去其金属性质。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10/images/ap_img8/ap_pic8-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