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是沃尔夫冈的萨尔茨堡

(2012-02-23 04:53:28)
标签:

旅游

分类: 奥地利旅行笔记

http://s13/middle/6cf1eb88gb9943db7e6ec&690 (这张图片来自于奥地利旅游局的官网,因为逗留萨尔茨堡期间一直小雨不断,我的片子色彩都相对欠佳,借这张美化版面)

小序

去萨尔茨堡,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某晚,从柏林回弗莱堡的ICE高铁上,拿着德国地图看了半天,计划着再去拜仁州游荡一番,德国就算是尽入囊中了。可能是三个月的德式审美已经让我精疲力尽,眼睛不自觉地就瞟出了界,盯上了德奥边境的城市:萨尔茨堡。于是,姐三过慕尼黑而不入,英雄气长的在慕尼黑火车站换上了去奥地利的火车,简直是披星带月的赶到了莫扎特先生的故乡。

不过,说句题外话,也真的是悲了个催的,从那以后,我至今也没有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去拜仁州,所以我也常调侃说我等于没有去过德国,因为我还没有见过天鹅堡。

即使以欧洲城市的尺寸标准而言,萨尔茨堡也不算是一个大的城市,但是俨然一座花园,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足以精致到真正的“一步一景”。

“小小的山城中一半以上是游客,怎样从中一眼就辨认出萨尔茨堡人来?我同来的伙伴说,随身带伞的人准是萨尔茨堡人。”冯骥才在《乐神的摇篮》一书中这样来介绍萨尔茨堡的性格。而我,在萨尔茨堡的日子里,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萨尔茨堡人都撑着那种欧洲特有、结实的的木柄长伞,消失在山城曲折的小巷尽头。我的习惯,不管是生活中还是旅行,都不喜欢带伞的,一来觉得麻烦沉重,二来我的记性不好,坐下喝一杯咖啡就会忘记了把伞带走,但是萨尔茨堡持续的阴雨让我不得不买了此行唯一的纪念品,那是在粮食胡同的一家犹太人商店里,我买了一把印满五线谱和莫扎特头像的的雨伞,伞撑起来,我浑身上下散发着地道的游人气息。

 

镜头下细雨笼罩的城市

萨尔茨堡,是这个城市的名字,也是眼前从河对岸眺望到的城堡,而这座堡,也是城市千年政教合一历史的见证。城市的白色巴洛克建筑与蓝天浑然成一体,很是和谐。要知道,当时还正下着小雨,细雨也还是挡不住天空的纯净。

http://s7/middle/6cf1eb88gb96c24ca6bb6&690

 

图:从米拉贝尔宫的花园远眺萨尔茨堡

http://s9/middle/6cf1eb88gb96c1bf7f798&690
图:远处的山脉,阿尔卑斯,后来我为了登上山顶,坐了人生中最惊险的一次缆车,后叙。
http://s12/middle/6cf1eb88gb96c1c8b29db&690

图:这花园,可真就是让我彻底摆脱了法式花园的工整了,在法国呆久了,总以为花园只能是对衬着设计的。凌而不乱,喜欢这种随意。
http://s8/middle/6cf1eb88gb96c1e2951c7&690
图:从城堡俯瞰美丽的城市,我真是爱极了这色彩的搭配,满城都是灰色的房子配上淡蓝绿的屋顶,童话一般的梦幻。
http://s7/middle/6cf1eb88gb96c1ed5e3c6&690

http://s16/middle/6cf1eb88gb96c209f6e0f&690

莫扎特,成就一座城

萨尔茨堡往往会被贴上很多的标签,如卡拉扬,如电影《音乐之声》等等,但在我看来,这座城只是因为一个人而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名字已经足以让她成为圣城。

莫扎特是萨尔茨堡的儿子,这不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这种“争宠”在很多城市都常见,比如在德国的时候,我真就记不清楚我到底去过几个歌德城市和歌德故居。而萨尔茨堡,是乐神儿子真正的故乡,神童就出生在粮食大街九号一座寓所的三楼,而他的一生也都始终离不开萨尔茨堡。

http://s7/middle/6cf1eb88gb96c237a5fd6&690
据说,粮食类同的这座小黄楼,是奥地利参观人数最多的景观之,我到了之后深信不疑。莫扎特别出生在这幢房子的三楼,窗户一直是开着的……
http://s6/middle/6cf1eb88gb96c2278e925&690
尽管这套居室是租来的,但莫扎特一家当年还是算得上中产阶级家庭,从房子的面积和布局大致也略看得出一二。当时站在这楼道里,看着眼前这天井,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有点梦回故乡的惆怅,这种建筑格局,似曾有点相识。
http://s10/middle/6cf1eb88gb96c21918649&690

 


 

萨尔茨堡的忧伤

萨尔茨堡也不尽是完美,也有忧伤,这种忧伤在德奥两国旅行时时常会充斥着全身,不过因为刚刚走过了在二战中被尽毁的德累斯顿,所以在萨尔茨堡的遗憾稍小一些。1944年美军的轰炸毁掉了这座城市一半的建筑,包括主教堂和莫扎特一家搬离粮食胡同后的另一处故居。这处故居,后来由莫扎特基金会买下并重新修建,基本还原了历史的原貌。在这间大厅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无价的手稿。

http://s1/middle/6cf1eb88gb96c262841e0&690
在欧洲,我常想,什么最打动我。走了这么远,想了这么久,似懂非懂的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是生存和生活的方式,有时候我甚至就是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这处莫扎特的故居,相比之下没有莫扎特的出生故居那么有名,是一处地道的博物馆,游人也相对较少,我看到了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膜拜。放映厅里循环放着莫扎特的纪录片,我前面的小孩一动也不动地坐着,看完后,给她的妈妈提了一堆问题,直到她妈妈也回答不上,妈妈就带着小女孩直接去到馆员;资料展览厅里的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是他给他的父母做讲解,每讲完一次,就问父母:“我讲明白了吗?你们听懂了吗?”他严肃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而又肃然起敬,他的父母告诉我,出发前他们给这个小琴童买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图画书,然后告诉他“你到时候就是爸爸妈妈的导游哦!”。恰巧的是,我出去的时候,正逢一个中国团走到这里,有孩子也有老人,我听到一个中年人对导游说:“反正我们还要去莫扎特出生的地方,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就不进去了!”一干人扬长而去。
http://s10/middle/6cf1eb88gb96c26fdffd9&690

http://s7/middle/6cf1eb88gb96c3ef62c76&690

东京餐厅
累了,找地方吃东西去。我的胃还是完全的中国胃,不管欧洲的中餐馆有多么难吃多么贵,我都愿意。在主城的一条街上,我看到了一家“东京餐厅”,正要走过,看到了招牌上写的“牛肉面”!!!!三字值千金,让姐姐泪牛满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上到二楼,看见了一个小伙子,我开口就来中文,因为我肯定他是同胞,开始还以为他是打工的留学生,聊开了才知道他是老板的儿子,员工都放假回中国了,今晚他爹爹妈妈都不在,他就一个人独自撑起一个饭店,太不容易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哥们还是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作曲的博士生,然后博士用他弹钢琴的双手给我下面炒菜,叫我情何以堪!心里是万般的过意不去!

有一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博士一个人怎么搞定这一家店,尤其是客人多的时候!作曲博士边小酌边跟我解释他的“顶级商业机密”,听后我豁然开朗!

http://s2/middle/6cf1eb88gb96c286c84b1&690
音乐之城的面包

这家面包店我路过不少次,没有进去过,那把挂在橱窗里的小提琴却着实很吸引我。后来我在巴黎住所附近的面包店,看到老板做了个面包埃菲尔铁塔扎扎实实的放在橱窗里,我就知道,人类已经挡不住欧洲人创造面包的欲望了。

http://s14/middle/6cf1eb88gb96c29243b1d&690

 

萨尔茨堡旅行贴士:

1,可以考虑与德国慕尼黑并游,两城相距仅两小时不到,如果只做巡游,一天稍显仓促,两天足矣;

2,这是一个多雨的城市,而且下雨这事儿,完全根据老天的心情而定,所以带把伞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夏天;

3,酒店众多,并且不贵,城市不大,即使不住在老城,步行都非常方便;

4,可以考虑萨尔茨堡卡,方便。

5,一定要参考的攻略:http://d.lvren.cn/gonglue/saercibao/

                     http://www.aodili.info/salzbur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