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时时勤拂拭”,否则,尘埃厚厚,似茧重封,心定不会澄碧,眼定不会明亮了。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不可避免地会粘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其实,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一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此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而不愿去打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清扫心灵的障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奋斗。不过,明贤建议你,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儿,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的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有清扫心灵的任务,对于这一点,古代的先贤看得很清楚。先贤圣者认为,“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得欲之谓狂”。圣人之所以谓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的纯净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我们都有清理打扫房间的体会吧,每当整理玩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画册、衣物之后,你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宽敞而明亮!
其实,心灵的房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心灵的废物一点一点、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心灵垃圾成堆,而原来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也将变成满地污水,让你变得更贪婪、更不可救药。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清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渴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焉能美好?我们只有“时时勤拂拭”,勤于清扫自己的“心地”——心中房间,勤于掸净自己的灵魂,给心灵一条自由的通道。
如果明贤和你一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快乐和幸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