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赌博成瘾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灵成长 |
田景秀
生活里,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而有成效地去解决问题。
前两天遇到一个赌博成瘾的个案,让我感触颇深。
他叫啊俊,男,大学学历,现年48岁;手机代理商;已婚,有一对儿女。也算事业小有成就,生活条件富足,生活环境优越。
然而,他从第一笔丰厚收入到手开始,就迷恋上了赌博。把拼命挣得的钱,大部分都输掉,然后再拼命去挣。直到欠下近百万赌债,落得一无所有的地步。然后丢掉工作,重起炉灶,利用自己在业务上积累的诚信,借资在手机市场这个新的行业落定。几年下来不但还清了赌债、借款,还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状况。然而稍稍宽裕点时,一见赌局就两眼放光,难以控制自己。为此寻求心理咨询,希望戒掉赌瘾,找到人生的价值。
经过咨询,了解到,阿俊从小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爷爷奶奶靠讨饭生活,后落户到陕北偏僻的山区。叔辈中有人嗜赌成瘾。父母养育了六个孩子,他是最小的儿子,上面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他记忆中,生活非常艰苦。他勉强上完高中后,别的大学因为学费太贵不敢报考,就选学费低廉的学校,上了个大专。
即便如此,一年几百元的学费常常需要他在姐姐、哥哥家里往返多趟跑借。因此,经常是只有学费没有生活费。别的同学每月有至少一二百元的生活费,而他不是只有几十元,就是一份也没有。靠着跟同学接济一天吃一个馒头度日。到后来实在不行,每到开学的时候,就自己去亲戚家住着,不借给他钱就赖着不走。但最后还是要靠卖家里的树木,家具等,筹集资金把书读完。(变卖家具、树木的事情还要瞒着年迈的父母)
因为阿俊平时善于思考,少于说话,经常有文字见诸报刊杂志,而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毕业后他被一家有名的服装厂老板看上,从做秘书开始,直至业务员,副厂长。可以说是事业顺利,仕途一路飙升,收入也是年年攀升。
后来又顺利恋爱结婚生子。妻子性格温柔,跟随丈夫,无论他做了什么,也没有嫌弃和吵闹。随着儿子女儿的降生,他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最后在看到身边的人们平平静静的生活,事业家庭都很风光,而自己经历那么多事情,到后来还是回到了常人一样的生活状态里。内心却翻江倒海,暴躁、焦虑、紧张,惶恐!他突然感觉自己前面白白浪费了时光。如果不是好赌,也许生活又是另外的景象了。于是他更加陷入崩溃的边缘,发愿要戒掉赌瘾,就想到借助心理学改变自己。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基本控制住了赌博的欲望,内心恢复到了相对平静安定的状态。家庭事业也相对稳定而持续发展。
从心理学潜意识理论分析,阿俊之所以赌博成性,主要原因首先跟他的原生家族的生活状态有关。家族里面的重大事件,都会以气场动力的形式流传于下代之中。下代中的某个成员就会用身体或行为呈现出一些非同寻常的状态来。比如阿俊赌博的不良嗜好就是祖辈里有人是这种生活状态,可能当年做家族里闹得轰轰烈烈,尽人皆知。
第二,跟阿俊的生长背景有关。祖辈以乞讨为生,父辈经济贫困难以维济,重要支出要靠亲戚反复接济来维持。(这跟乞讨的区别只是跟陌生人要和跟熟悉度人要而已)
第三,跟阿俊的生存感受有关。作为一个需要正常生长的孩子来讲,自己非常懂事,非常努力学习书本知识,非常体谅父母的生存能力有限等。心理不知道暗暗下了多大的决心,想要尽快改变家庭的经济状态但是自己是老小,什么都还轮不上自己。因此形成一种低自尊(卑微),高渴望的矛盾心态,也磨练出衣服坚忍不拔,脚踏实地的高贵品质。他一方面想做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一方面又想独立自主,一方面想拥有更多财富,一方面有有种高攀不起、不配拥有的潜意识。
这样的内心运作,引领他做顺利快速获得大笔金钱,有种既兴奋又害怕,既确认又不敢相信的心理。潜意识里那种不配拥有的深层意识,(因为祖辈没有,父辈没有,自己是家庭中最弱小的人更不可能拥有)让会他做拥有后的不知所措,有一种想要自我惩罚的欲望(拥有可能是从情感体验上对家人的背叛和不敬)。加上之前每年开学去讨要学费的艰辛和好不容易要到后的满足感交织做一起的过去情感体验,他就急于想要以少博多,证明和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拥有这些财富(想再次确认和感受那种好不容易获得后的满足感体验)。这时赌博行为正好符合他的内心矛盾和冲突,便暗自陷入其中。潜意识里就牢牢地烙上了满足兴奋与艰苦努力的交替循环感受中。输了,赢了,再输,再赢,直到几乎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的地步。
另外,阿俊之所以能够走出这个内心的沼泽,除了心理学的一些反思和领悟外,还有两个他身上拥有的东西也起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这个无条件的爱一个是他的父母。虽然生存条件差,但是因为他是老小,平时不但有父母宠爱,(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他还有几个姐姐哥哥的陪伴和呵护,可算是在那个年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爱和接纳的。另外一个爱就是他的妻子给予他的。他经历那么多起起落落,妻子始终跟他站在一起,不抱怨,不嫌弃,不施加任何大的压力给他。这里面就有对他的信任、爱和跟随的意义在。这份爱的意义无疑是一种滋养和力量,最终成为他觉醒、反思、改变的内在动力,让他走出了赌博依赖的沼泽,使他焕发出新的坚定的信念,放弃赌博,再创业绩。
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见的阿俊!
这个案例也说明,我们的父母,想要我们的孩子变得完美的想法,是最危险的。父母如何看待孩子,将对孩子的内心产生根深蒂固的信念。
父母们往往从孩子出生的那刻起,他们就注定要挣扎。当父母把这些完美的宝宝抱在怀里的时候,父母的任务不是看看他有多完美,多无可挑剔,而且要确保他保持完美。我们的任务是注视着孩子,对孩子说:“你知道吗?你并不完美,你注定要去奋斗人生,但你值得被爸爸妈妈爱,值得享有来到父母中间的那种归属感。”
我们也发现,那些敢于去爱并拥有强烈归属感的人,也是相信他们是值得被爱,值得享有归属感的。这就好比父母在完全接纳孩子时,同时给他们的内在潜意识种下了爱和善待的种子。即我们能善待自己,才能善待他人;我们无法爱自己,接纳自己,我们也将无法爱和接纳别人!
父母越愿意放开自己设定的那个理想的孩子,孩子越容易成长为他们真正的自我。这是孩子未来成人后赢得关系良好的必要(重要)条件。
卸下我们的面具,让我们被看见, 深入地被看见, 即便是脆弱的一面; 全心全意地去爱一个你延续的生命, 尽管没有任何担保和承诺。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相信我们已经做得够好了。因为我相信当我们在一个让人觉得“我已经足够了”的环境中打拼的时候
我们会停止抱怨,开始倾听,我们会对周围的人更友善,更温和;对自己也会更友善,更温和。就好像是脆弱打你一拳,你又还击它一拳,
最后你输了,但你或许赢回了属于你的初心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