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权利像“人”那样生活
(2013-11-06 09:06:34)
标签:
情感 |
---接受陕西广播电视报
田景秀
中老年人踊跃参加这类相亲活动,是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解放的表现,更是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美好体现之处。经历过婚姻后,中老年人对另一半有了切实的感受,更懂得了找什么样的人是自己所需要的。因此对再婚对象的要求自然是更加完满了。
鉴于他们把车、房、存款这些外在的,堪比年轻人的物质条件也列入其中,我想还是趋于怕吃亏,怕自己未来没保障的心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以前群怕了。其次说明人们把拥有和失去,还简单地停留在用外在物质这些看得到的东西上。他们把愉悦、轻松、满足、幸福、踏实、信任、亲密、平静等这些看不见的感受,并没有认为是获得的。在他们看来,只有看得见的东西才算是获得。这是一个很大误区。尤其不应该是有一定生活阅历,对生活有过深入理解和感受的人的思想。持这种思想去生活,也永远感受不到多少幸福满足。
我个人认为,中老年人再婚,选择标准更多的应该放在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上。因为人生最终追求的是内心的十二无:无怨无悔,无遗无憾,无愧无疚,无牵无挂,无欠无恨,无病无灾。这些更多的都是一种内心感受,就像幸福感一样。
虽然“无病无灾”看起来是我们没法掌控的。但是,除了发育不良,遗传基因而外,大部分病都是人为造成的。<</FONT>黄帝内经>早已经告诉我们,“紧张生百病,心静万病悉去”。再者,年轻人有的是青春,可以在多次情感经历中学会了解自己的所需要的,而中老年人再也消耗不起跌宕起伏的感情纠葛了,他们更需要安然地生活,需要正能量的滋养和温暖!
外在的物质,只是人们达到这些内在感受的工具而已。
既然是工具,那就看是谁在用,怎么用,而不是谁拥有的多。《易经》中把男人比成天,把女人比成地。天可以包容一切,但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够包容;地可以种植一切,但不是谁都可以去种。
这就说明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是找那个懂得自己,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欣赏自己,激励自己的,可以给自己带来美好感觉的人。而这些人,必须是对生活,对人生都有成熟正确的价值观的人,对事物真相看得很透彻的人;内心相对平衡、宁静的才可能做到。
外在的物质条件具备,不一定就会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像有钱也不一定生活品质高一样。生活条件一般,只要具备内在良好品质,生活质量一样可以有品质。
只有我们身边的这个伴侣,可以给我们带来人性的,内在的那些美好感受,我们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满足、踏实和信任。
注重物质,到了你为自己画句号的时候,只会给彼此的孩子留下难以解决的麻烦!
除了长相、身材外,有房、有车也被写进择偶要求内
青岛现老年版非诚勿扰
老人提要求赶超年轻人
老年人相亲年龄跨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