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二代更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

(2012-02-09 18:4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事件

 星二代:两个男人的三十而立

            /孙佳 

   当新年的余热还未消散时,娱乐圈里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原本的欢乐。1月30日晚,青年演员张默因吸毒在被捕,针对他的身份,一时间“星二代”教育问题再次受到热议。反观同是“星二代”的房祖名,出道以来甚少绯闻,近期还为母亲置办寿宴尽显孝心。同样身处父亲盛名之下,甚至同一年出生的他们,面对同样的三十而立却有着不同的选择。

                            叛逆有余 青春未满

    “我爸(张国立)曾以为吸毒是我最终结局。”这是2004年张默曾对记者说过的话,时隔8年,当预言变为现实,恐怕最为痛苦的人莫过是张国立。而对于张默来说,最痛苦的也许不是吸毒被捕,而是他的名字又一次的和父亲挂上了钩。

   在张默吸毒事件被曝光后,他的亲人好友、邻里老师被一一挖掘,过去的种种劣迹,殴打女友、要挟记者、违章驾驶,细数而来,已成为叛逆“星二代”的反面教材。而更多地人除了痛心疾首外,则将他各种叛逆的行为归结为年幼父母离异缺少父爱的原因,童年的内向、隐忍让他在青年期变得乖张、叛逆。

   所以工作中,无论是《济公新传》里的张狂不羁、《让子弹飞》里的剖腹取粉,还是《夏妍的秋天》里的邋遢痞子,他的演技都张弛有度,充满爆发力,甚至超过了父亲张国立;而生活里,他在北京租房住,身边事宜由生母打理,向父亲借钱会郑重其事的写下借条。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同一个原因——摆脱父辈的光环。

对于父亲,这个年少时期未曾出现,成年之后又来“指手画脚”的角色,他并不认可。

                            为母庆生  愈渐成熟

   2012年2月4日,房祖名砸重金在台北为母亲林凤娇庆60大寿,在这场秘密筹备近一年的生日宴会上,房祖名自弹自唱了一首原创歌曲送给母亲,并许诺早日让母亲抱上孙子。

   作为成龙之子,房祖名可谓压力重大,9年前,初入娱乐圈的他因为演技不淳熟,缺少个人风格而被质疑靠父亲庇荫。但他却并未因为父亲的光环而气馁,凭借多年积累和努力终于在2011年获得丰收,电影作品创下了历年之最,足有4部之多。如今的房祖名除了身兼演员外,还是娱乐公司的老板。由他成立的“艺房紫”娱乐公司,一举签下台湾情歌天后周蕙、青春团体黑Girl等艺人,去年营业额也突破了1亿元新台币。

其实,房祖名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童年时期父亲因为事业经常不在身边,他从小跟母亲在异国相依为命。但是这种经历不仅没有影响到他的成长,反而造就了他待人温和、彬彬有礼的性格。即使在1999年“小龙女”事件曝光后,房祖名也对父亲不离不弃,和母亲一同坚守在成龙身边。

                       男人三十  道阻且长

   古人云,三十而立。纵观娱乐圈,作为名人下一代的张默、房祖名等压力固然很大,而父母的自幼分离,也造成一定影响。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担当、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著名影评人谭飞曾撰文指出,“张国立应狠下心来,不再把快到而立之年的儿子当成自己裤腰带上拴着的拖油瓶。”,而大多数网友也都认为评论得非常中肯。

父母之爱,爱之深切,无论怎样,也只是一颗拳拳之心。与房祖名而言,应在已有的成就上再接再厉,不辱父亲之盛名;而对于张默来说,未来路还很长,怎样选择就在于自己。

 

点评:星二代更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

田景秀

   张默沦为物质依赖者,甚至走向监狱,和常人一样,很可能是父母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一个好父亲,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知己。更多地给与孩子内心的关心、肯定、认可和欣赏,是对其母亲的公正的评价和认可。而孩子的母亲,尤其是儿子的母亲,在孩子面前更多表达的对其父亲的正确而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把自己内心对孩子父亲的不满和愤怒,完全表达给孩子,企图得到孩子的同盟一起疏离那个曾经可能伤害过自己的男人。这样的话,孩子就会从心里抵触父亲,会用做父亲担心、害怕,或者是坚决反对的事情,来达到对父亲的抱怨和仇恨。

  当然,我们还不知道张国立和他前妻之间是什么情况,但是从上文中张默和房祖名的比较上,我们可以了解一点是,林凤娇一直爱着成龙,而不是恨着成龙,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那么孩子跟着她,也会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这样,成龙在儿子内心就会有好父亲和好丈夫的形象。这种态度对孩子就会起到正确的好的作用。

  所以说,张默的入狱可能是必然的,即就是不是吸毒,他很可能也会在其他一些方面表现出损坏父亲面子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是孩子独立地成为一个“人物”去保护和捍卫妈妈。这就是习惯和性格以及孩子受到的心灵伤害程度的因素,决定孩子是向那个方向发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