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陆游与唐琬》赏析
(2010-10-17 19:44:07)
标签:
杂谈 |
越剧风格婉约、柔美、擅长抒情,其经典作品大都是爱情题材,尤其是爱情悲剧,如《红楼梦》、《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等,且越剧改编时多以悲剧收场,而《陆游与唐琬》更是断人心肠。
小百花剧院茅威涛版的《陆游与唐琬》集众家所长,聚越剧精华,无论是从舞美、灯光、服饰,还是唱词、表演、情节来看,都堪称可登大雅之堂之作,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这一曲爱情悲歌。
两首《钗头凤》,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一首为其前妻唐婉所作,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与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舞美显雅致 服饰画性情
一截梅枝,盘根错节,枝上寒梅点点,投影于荧幕之上,以梅代喻,暗点中心,独特而含蓄。
越剧最擅婉约柔美,背景多采用淡色、水墨色和冷色调,淡雅别致,让人赏心悦目,美感备增。恰似江南山水,清波涟涟,采荷女子,身着清淡素色衣衫,留恋隐现于田田绿荷之间。。。。。。
最爱陆游一身天蓝色长衫,淡淡绣花,干净脱俗,一顶弱冠,描绘尽书生意气,清高孤傲、洁身自好,才华横溢吟佳句,正是翩翩年少时。而唐婉满头珠翠,钗随步摇,金簪碧环,一袭绿水轻纱,顿时让其洗尽铅华,清丽宛若于下凡仙子。
一套服饰,将各角色人物性格、身份凸显的淋漓尽致。从服装看情趣,从气质看涵养,不能不说,服饰搭配是该剧一大亮点。
再说唐夫人,虽贵为夫人,也专横威严,却只是身着褐色衣裙,上绣暗色刺花,简洁大方,华丽而不雍容。唐夫人出身诗礼之家,“先父极品为丞相,公爹尚书耀门楣”,良好的家教熏陶让其对审美有着独到的见解,高贵含蓄,威而不露,而一身简洁服饰,也暗示其做事风格利落干脆,语无余地。
陆仲高红冠红袍,说明其官场得意,少年得志。而赵士程虽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却是淡蓝衣冠,清秀脱俗。此后唐婉被休,“归去一伊人,残芳留温馨。抚琴赋新诗,终难去旧情”,赵士程对曾经遭受感情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更是宽厚重情,对唐婉细心呵护。
充当整剧“恶人”角色的是唐夫人,然而,也是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为女子,唐夫人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之气,在家专横威严,连陆父也要让其三分。“闻婢报倍惆怅,休道我妇人之见不刚强”唐夫人要陆游休妻,陆宰不忍,却又无计可施、难做定夺,只道:“见一双泪人儿膝前跪下,不由人心酸痛累眼昏花。扶起亲儿辈听我说话,此刻我怎能注意不拿。母命出妻且作假,金屋藏娇瞒过她。待母回心转意后,你把琬姑接回家。”逼得陆游将唐婉移居小红楼。
在第一场“赏新曲”中有个小细节,陆游与唐琬同在沈园赏梅。唐夫人到来,问陆游一早不在房中,外出原是赏花去了。又问是何人注意,为怕母亲责怪,陆游说是自己拉琬妹过园来。唐琬为让婆母少些责怪,刻意讨好道:“游哥又作了一首咏梅的好词哩。”陆母却似未听闻,只管转过头,自顾自地教诲陆游不要纵情山水,湮灭了志向。唐琬一番殷勤意,却落得无人问津,有些无所适从。在此,已看出陆母不喜唐琬,毫不顾及别人情面,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已埋下了伏笔。
然而,戏剧却并未只是一味刻画陆母的蛮横专制,她不是一个生硬的样板,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唐琬,毕竟是亲姑侄,既施威,又想动之以亲情。
唐夫人:“内侄女儿做媳妇,你不亲我向谁亲?”
唐琬:“唐婉孤单早丧母,多承垂爱一片情。”
唐夫人:“若是知恩当报答,莫教游儿不听话.”
唐琬:“唐婉不做长舌妇,知儿莫若母贤明。”
唐夫人:“今日议儿前程事,我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停。你若有半点孝顺意,倒要看婆媳是否一条心.。”
说完,唐夫人在唐琬手背轻拍了几下,却叫唐婉双眉蹙起,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于情,她是姑姑,从小垂爱;于理,她是婆婆,儿媳本该孝顺公婆。那一拍,拍的不知是亲情的温度,还是威严的力度。
后大家商议陆游是否去福州,陆宰让唐婉也发言,说这是他们夫妻间的事,也说说。唐夫人背对着唐琬,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说道:“该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轻重有别,掷地有声。既是暗示,又是施压,唐琬半张开口,却吐不出一个字来。。。。。。
唐夫人角色的扮演者洪瑛角色扮演非常到位,细节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眼神都十分真实,未轻易漏过。
她将唐夫人的心狠专横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陆游仍然恳求母亲允许他离开杭州去福州时,她坚决不同意,“怎舍得爱子离膝远飞走,谁照应你我二老两鬓秋”。唐琬为保陆游前程,忍痛提出不与陆游同去。陆母却紧紧相逼:“ 你难道是说我心狠?将你夫妻二人活活拆散?!”其刻薄程度有些近乎无理取闹,铁石心肠。“务观不可以去福州,唐婉,你倒是可以去了。”“不是省亲,是生生世世不许再踏进陆家的门。”面对唐琬支持陆游远行,她毫不犹豫地下了休妻令。
然而,她所做的一切,还是因为爱子心切。“我是慈母严师一身担,渴望务观继书香”
“昨夜风斜雨细,种种恼人天气。寂寞待儿归,难遣闲愁滋味。牵记牵记,多少情深厚意。”她不希望陆游离开她的身边,对儿子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直至唐仲俊怒问原由,她给出的答案还是:“教唆丈夫惰于学,离间母子远飞开。怂恿务观福州去,前程不听娘安排”。陆游和唐琬却心意相通,“人讥我不识时务不得志,只有你高山流水解我忧”,这使得陆母对唐琬更为不满,下定决心逼陆游休妻。
唐夫人虽有男子阳刚之气,然终究是一妇人,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看得不够清楚,她关心的只是务观继承书香,光耀门楣,目光有失长远。“仲高侄儿情意厚,体贴婶娘善为谋。只要务观识时务,不难找一官半职在杭州”。
唐夫人拆散鸳鸯,却有“可恶”,然观完全剧,我们却能体会其心情,进而联想到身边类似的人和事,或许自古婆媳关系难处,也是这个原因吧。人物的真实、刻画入微也是该剧的成功之处。
风格柔美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是全剧的中心,也是精魂。第四场,题壁诗,画面优美,着墨清淡,更添离愁别绪,惆怅之意。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布局典雅,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琬。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琬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琬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琬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达到了“一时双情具至”的效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
陆游抚琴,花瓣纷纷扬扬,落花如雨,凄美绝伦。两人在花雨中同唱,不是你唱我和,不是你对我答,而是你有你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我有我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纵虽有缘同歌同舞,却是无份与子偕老,你的歌终难入我的调。
全剧唱腔,最爱茅威涛老师那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只以古筝伴奏,婉转空灵,声音如丝似缕,而又光滑如绸缎,干净素然。
剧本出色,唱词优美也是该剧成为精品的要素之一。开篇首唱“九陌楼台闹管弦,粉饰太平年。山河半壁,豪门欢宴,志士遭贬”,虽是描绘世事黑暗,却也文采斐然。
唐琬的一腔唱词更是断人肝肠:“孤梦空回菊枕,愁肠懒诉琴筝。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堕滑无声。冷落清吟伴侣,阑珊游赏心情。梧桐月照惊鸿影,露冷夜寒生。”“如坠深渊惊离魂,只觉得心跳怦怦冷汗一身。黄叶飘飘秋风阵阵,谁似我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的薄命人。姑不容夫不忍,小红楼背母留妻暂存身。愁煞人闷煞人,只落得雨打梨花深闭门。等得那夏雨过秋风起,等得那长空雁叫断肠声。敲断玉钗红烛冷,多少夜无寐卧孤衾。梦里常惊姻缘绝,耻笑弃妇恨转深。我为游哥痴心等,他为我青春耽误志难伸。恨不得劈破玉笼飞天外,左思右想我怎忍心,自摔瑶琴断知音。”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着爱缕情丝。
月朦朦朦月色昏黄,云烟烟烟云罩奴房;
冷清清奴奴庭中坐,寒凄凄雨打碧纱窗啊。
呼啸啸千根晾杆啊竹,草青青几枝秋海呀棠;
呜咽咽奴是多愁女,阴惨惨夜雨痛心伤啊;
薄悠悠一件罗莎衫,寒凛凛不能暖胸膛;
眉戚戚抬头天空啊望,眼忪忪满眼是悲啊伤;
气闷闷又话无处说,孤零零身靠栏杆上;
静悄悄一座后花园,一阵阵细雨最难挡。
可怜奴气喘喘,心荡荡,嗽声声,泪汪汪,血斑斑泪滴奴衣裳。
生离离离别家乡后,孤单单单身在他呀方;
路迢迢远程千万啊里,渺茫茫不见年高堂啊。
虚缥缥逼我走上黄泉路,倒不如让我早点见阎啊王。
只听得风冽冽冽风风凄凄,雨霏霏霏雨雨濛濛;
滴沥沥铜壶漏不尽,当琅琅铁马响叮当;
笃咙咙风吹帘钩动,淅沥沥雨点打寒窗;
叮当当何处钟声响,卜隆隆更声在楼上。
多愁女犯了多愁病,断肠人越想越断肠。
一部《陆游与唐琬》,一曲千古爱情悲歌,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与众不同的感染力,深入心灵。做派、唱腔……无一不迷人。它是一座大的宫殿,可待人探寻和感叹的地方實在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