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静怡:要不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2011-06-07 12:38:31)
标签:
亲子关系育儿教育自我价值自信心挫折教育 |
分类: 亲爱的静怡 |
亲爱的静怡,
我有个问题:如果我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管他做了什么我们都接纳,那孩子是不是会变得过于天真和单纯了。现在社会很复杂,人心阴暗的也多,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呢?
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
答:孩子12岁前是自我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每天都在心里问同一个问题:“我值得被爱吗?”并从跟父母的互动中寻找答案。如果他每天都能够不断地从父母那里感觉到爱,就会形成比较高的自我价值,那就是:“我值得被爱,我已经足够好了,虽然有时候我会犯错误。”当他坚信这一点,学会自我肯定的时候,他就不会渴望从外界获得认同。这时候,他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来了,他不会因为在外面遇到什么失败和挫折,就轻易地否定自我,一蹶不振。
我们是否还需要特别的“挫折教育”呢?我认为最好的“挫折教育”,并不是人为地让孩子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或者故意去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知道自己还不够好。恰恰相反,最好的“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经历自然的挫折和失败之后,父母仍然能够从中看到孩子进步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告诉孩子:“无论你做了什么事,父母都一样爱你!”这会为孩子的内心注入强大的能量。当孩子内心强大的时候,他就可以面对来自外界的任何挫折。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天会经历多少挫折吗?成年人根本难以想象!就说扣纽扣这种对成年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吧,你亲眼看到过你的宝宝在学习扣纽扣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挫折吗?无数次!所以,我们不必再人为地给他们增加挫折,去打击他们脆弱的自信心了。
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