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一部动漫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火出了圈,上眏十天荣升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突破全球(单一)市场10亿美元,成为10亿俱乐部首部非好莱坞影片!一时间,”众人争说《哪吒2》、争看《哪吒2》“,这种情形在中国影史上实属罕见。一部动漫影片何以如此搅动人心?笔者观影后有几点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感想一,精湛的动漫制作水平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对年轻观众(包括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国的动画电影一直以来都在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1979年)上映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就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灵动的动作设计,让老一代的观众,对那个”臂套乾坤圈、身围混天凌、手使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有着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太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当年动画制作的技术和水平已不能满足现在观众的需求,观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画面感,而是要求想像力和美学的深度融合,在制造视觉奇观同时,把人物和故事的内核有机统一,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国电影动漫特效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电影动漫制作跻身世界一流奠定了基础。《哪吒2》中随处可见高科技应用,3D建模、粒子特效、动态捕捉……如土肥坡哪吒大战土拨鼠的场景就是水墨粒子技术渲染出的色彩奇观,再比如在结尾处,妖族仙界大战人数超2亿,特别是万人撞鼎的场面震撼人心,这种特效技术制作难度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片尾,参与制作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闪烁银幕,这是中国高科技、中国电影人为我们奉献的一出春节影视盛宴,自豪感油然而生。
感想二,哪吒逆天改命浴火重生与天抗争的精神,和观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共情,成为影片打动人心的重要一环。
著名影评人左衡在评价这部影片时说过一段话:”看似天马行空的神话与幻想,如果要使观众信服和喜爱,终究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事实确实如此。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和台词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在影片结尾处哪吒大战无量仙翁时发出的那句呐喊:“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直击观众心灵,让人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这是哪吒不甘平凡的呐喊,是不认命不服输的宣言,是他涅槃重生后的觉醒。哪吒因为自己的长相丑陋,也为了不暴露魔丸身份,很低调,一直选择躲和藏,可躲藏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直面自己,直面世界才是出路。“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由此,哪吒才发出了那句振聋发聩、主宰自己命运的话语”从来生死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爷成魔不成仙“。哪吒和敖丙、魔丸和灵珠合为一体,两人联手打败无量仙翁;妖族万人联手拼死冲破天元鼎获得新生,体现了团队联合的力量……这些话语和故事设定,让许多年轻观众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也使神话故事有了现实的落脚点,产生共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感想三,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全剧,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哪吒的故事来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这部著作包含了太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拍摄这样一部有厚重历史感的动漫作品,如果不把中华传统文化悠久、丰富、厚重的色彩融合进去,就会缺乏历史的深度。创作团队也考虑到这一点,在作品中有很多情节设定、人物造型、语言表述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在。如那开门的两只结界兽就是参考了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铜人像,硕大无朋的天元鼎灵感来源于商朝的龙纹扁足鼎,玉虚宫的那些飞鸟原型就是三星堆青铜鸟的翻版,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等让观众回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三维动画复现的“山河社稷图”、气势恢宏的八卦阵、汉代漆器、申公豹给陈塘关送来的三七、红花、当归等中药材无不透射着中华文明的深深烙印!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接受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民族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升腾!
科技领跑、创新赋能、文化筑基,《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中国电影动漫人物闪耀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真正火出了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有生命力。愿中国电影踏着哪吒的风火轮走向世界,走向艺术的巅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