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历史撷英

(2024-11-18 10:55:40)
标签:

文化

杂谈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和王之涣在他们流传甚广的两首诗中分别提到了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地名,那么这两个地名的具体情况你了解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首诗词: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枊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历史撷英

这是一首送别诗,在渭城的驿馆送别好友出使安西(现在的新疆地区),诗中提到了”阳关“这个古关口。再看另一首诗词: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感的诗词,但没有颓丧消沉的意味。诗中提到了”玉门关“这个古关口。那么,阳关和玉门关在如今的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

       阳关和玉门关都在如今甘肃境内,是建在汉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们的设立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玉门关是军事关口,大约在元封三年(前108)设立,位置在今天的玉门市,在敦煌和嘉峪关西边,距嘉峪关100多公里。西汉时期玉门关是敦煌西部前往西域地区的唯一关口,外国使者和西汉派遣到西域的使者、前往西域镇抚的军队都要经由此关。

       那么,阳关又在什么地方?其实,阳关和玉门关最早是一个关口。在敦煌文书《敦煌录》(S.5448)中有记载,说”阳关即玉门关“。这里涉及到一个玉门关最初究竟设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其实,玉门关最早的位置在当时的酒泉郡西边、敦煌郡东边,它的主要作用是保卫酒泉和张掖,抵挡匈奴南下。为什么后来又迁到敦煌郡西边呢?这还要回溯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的一场战争----李广利出征大宛(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他第一次出征(太初元年.前104)打了败仗。这次取得胜利后,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大增,西域各国国王都派遣使节到汉朝觐见,和大汉做贸易。但当时这些使节还会做一些情报工作,《汉书》记载,西域各国交给使臣的任务还有”令窥汉,知其广大“。在这种情况下,军民共用一个关口是不安全的。军事布防本就是国家秘密,外国使臣经过这个关口,就难免要窥探其兵力部署。为了既保证通商,又不影响国防,汉朝廷将玉门关迁至敦煌郡西北,把原来玉门关所在地塞城改名为阳关,两关相距30公里。

      从此以后,玉门关负责军事通行,西汉军队和专使走玉门关;而阳关则主要是通使,表示和平的关口,普通百姓和外国客使则经由阳关进入西汉内地或由此进入西域。

       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就更能深入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内涵。
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历史撷英
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历史撷英
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历史撷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