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电商的日益扩张,快递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那些奔波在城市、乡村、城镇、街道,穿街走巷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的生活和情感究竟是什么样的?恐怕没多少人关注。一个曾经的快递小哥胡安焉把他的真实经历写成小说《我在北京送快递》让我认识了胡安焉这个草根作家(准确说是一个打工人、写作者)也了解了那些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快递小哥“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他们的所思所想。
快递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完成几乎是超负荷的工作量,经常不能正常休息吃饭,工作强度不但大,还要时时面临一些不讲理的客户的投诉和刁难。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经常更换工作或被辞退。胡安焉就是这样,他1999年中专毕业,而后辗转于北京、上海、广东、广西、云南,做过快递员,当过保安,开过服装店…..20年间换了19份工作,至今仍在一边打工一边写作。他的《我在北京送快递》这本书就是他当快递员的真实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快递员工作生活的艰辛和重负。他在做快递员之前先是在D物流公司做理货员,也就是在公司一米多高的水泥工作台上把每天到站的快件按照地址进行分拣、打包。他上的是长夜班,每天晚上七点干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一天吃两餐,忙起来有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由于日夜颠倒,白天睡觉都成问题,有一段时间他只能用廉价的二锅头麻醉自己才能勉强睡着…..当他转行干快递员后,虽然上的是正常班,但工作并没有比分拣员轻松多少。他们每天要在划定的不同区域、小区间穿行,不少小区不让电动三轮车进,只能搬着快件送进去,耽误时间还会被客户抱怨,有时甚至会被投诉扣钱;有时不小心弄丢快件还要自掏腰包赔偿;遇到不讲理的客户胡搅蛮缠还得忍气吞声有苦往肚里咽……这就是胡安焉笔下的“快递小哥”的真实生活写照,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了解的。
“快递小哥”听起来是个很时尚的称呼,其实是勤劳和辛苦的代名词。他们是一些极其普通的人,普通到我们几乎可以不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但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他们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也都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这些“快递小哥”虽然生活压力大、工作强度高,但他们大多数人还是乐观向上的,正如胡安焉在书中讲到的:“单单就打工而言,我觉得从中获得自我肯定和快乐也很重要。假如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价值并不认同,仅仅是通过它来获取生活资料,那么由此形成的心理景观未免太灰暗。或许基于这个原因,越是简单的劳动越容易在我心里产生正向激励,因为我能够很直观地看见我的劳动对人产生的价值……当我把快件交到客户手里时,我看到客户满意甚至是兴奋的表情,听到客户悦耳的道谢语句,我的心里是快乐的----我感到自己有用、我的劳动对人有用。”这或许是这些“快递小哥”工作的原动力吧。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和快递小哥亲切交谈,动情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首次提到快递小哥并说“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总书记的一席话是对“快递小哥”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肯定。
劳动创造价值,尊重劳动是每个人应有的素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