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11-12-21 22:48: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是爱学习の孩纸 |
在一开始,我认为小学语文没什么可教的,不外乎拼音、生字、课文、作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的转变了我的这种观念,小学语文课堂其实是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低年级的拼音、识字、写字教学……每种课型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授课方式。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是学生尽可能好的掌握这些语文知识,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苏静老师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大容量的内容,学生要进行大容量的笔记,老师不停的讲授,学生不停的记笔记,根本就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机会,学生能够高效率的记忆,让学生在这种紧凑的节奏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这种授课方式不仅需要教师良好的表达能力,更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讲解的时候也要注意逻辑关系,能够从一点切入辐射多点,在教师的讲解中自然地引申出人生道理。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主动提问,学生也有选择答或不答的权利,这样能激起学生回答的兴趣。
在窦桂梅老师的绘本作文课堂上,我又感受到了语文教师的另一种风采。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更加具有课堂的气息。面对一班学生,她很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的积累,让学生先从赞美母爱的儿歌和诗入手,自然地导入“聊聊我爸爸”。
我们不光关注特级教师,更要关注年轻的教师。
我们观看了年轻老师王惠娥的古文教学《两小儿辩日》。上课一开始,老师先是让学生们组字,学习“辩”字,题解题目中的重点字,对题目进行了结构,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接着,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与反馈。在这一段中,老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提问都是有效的。但是,老师在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能进行完整的解答,看出这个老师对于课堂缺乏良好的掌控能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了解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不简单,也让我体会到了当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不容易,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运用好本门课程交给我的东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