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应聘者“可塑性”的强弱?
(2011-11-24 22:56: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 |
这周在面试总经办助理的几个人选时,我总结出几点看法:
1、 把要求简化一下,以下几条为底线:
① 女性,形象较好;
A. 这一条比较好把握,形象较好,主要指身高和身体的匀称很重要,而不是指脸蛋要很漂亮,如果按100分来评分的话,应该在75分以上,即75%以上的人要认为相貌过得去。
B. 考虑到为增编,目前总经办已有一名助理,年龄在25-30岁,所以目标人选的年龄应该在25岁以下。
② 大专以上学历:这一条好把握,大中专毕业生很多,选择也很多。
③ 可塑性强(针对应届毕业生)。
这一条比较不好把握,先要给“可塑性强”作个定位,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学习能力强,且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或动力(加粗的地方容易忽略,对80后、90后,要区分“生活型”or“工作型”,不同类型,激励方式不一样,适合岗位不一样);
B. 适应性强,能较快融入新环境(即情商的一部分),没有这点,就没有塑造与培养之说;
C. 脑子灵活,反应速度快(快而准为上)。
2、 对于目标岗位来说,在满足了①②两点的基础上,要重点考察“脑子灵活,反应速度快”这一点。在面试三个候选人时,正好出现了三种分布情况:
① 王小姐,简历上看很优秀,有很多实践活动,且获得了不少荣誉;面试时反应速度一般(电话联系时,表现为中规中矩),不够自信(眼睛不敢直视),回答时抓不住要点(表现为说了很多话,但跑题了,5W1H没有),说明其理解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有欠缺。
② 高小姐,简历上看一般;反应速度慢(电话联系时,表现出懒散迟钝,声音缺乏活力),回答时基本能抓住要点,说明其理解能力还可以,但处理信息的速度慢,在工作量增加和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务。
③ 严小姐,简历不怎么样,没认真做过;面试时反应速度快,回答时既能抓住要点,且能自圆其说。她的优势在于性格模子很适合做总经办助理类工作,八面玲珑,不卑不亢(表现为:不拘束,很自信,叫公司的同事为XX老师),不足在于专业知识有欠缺,做事还不够沉稳,容易急躁(表现为:未等面试官把话讲完,即开始讲;或者打断面试官的一些话。她讲了一个从宁波到慈溪做家教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有所改善,路途远,教小孩,磨练了耐心,而且家长很满意)。
3、最近看了六月雨老师的一篇日志讲到了如何考察应变能力的,他讲到了设置一些突发的状况或情景,很不错。这个方法很好,但我还不能熟练的操作。面试是个动态的过程,目前我在考察应变或反应能力时采取的方法是“参照法”,即选取一个合适的标准或目标,让应聘者的表现与之对比。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比如:可以把目标设置为我自己或反应快的某位同事。如果对方反应速度比我慢两拍,需要我等他10几秒甚至半分钟,那就属于慢,如果还挤牙膏似的断断续续说出来,那就更可确定为慢;如果对方能在3-5秒内接上话,有条不紊的表述清楚,基本要点都能答齐(说明理解能力不错,如答不齐,则有所欠缺),那可以判断为反应快。反应快要建立在理解准确的基础上,否则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1、
①
A.
B.
②
③
这一条比较不好把握,先要给“可塑性强”作个定位,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B.
C.
2、
①
②
③
3、最近看了六月雨老师的一篇日志讲到了如何考察应变能力的,他讲到了设置一些突发的状况或情景,很不错。这个方法很好,但我还不能熟练的操作。面试是个动态的过程,目前我在考察应变或反应能力时采取的方法是“参照法”,即选取一个合适的标准或目标,让应聘者的表现与之对比。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比如:可以把目标设置为我自己或反应快的某位同事。如果对方反应速度比我慢两拍,需要我等他10几秒甚至半分钟,那就属于慢,如果还挤牙膏似的断断续续说出来,那就更可确定为慢;如果对方能在3-5秒内接上话,有条不紊的表述清楚,基本要点都能答齐(说明理解能力不错,如答不齐,则有所欠缺),那可以判断为反应快。反应快要建立在理解准确的基础上,否则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