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
(2013-08-09 22:41:31)
标签:
数学研究 |
第一讲 行程问题(一)
教学目标:
1、比例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
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
4、单位“ 1”变化的比例问题
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
知识点拨:
发车问题
(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
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
(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
火车过桥
火车过桥问题常用方法
⑴ 火车过桥时间是指从车头上桥起到车尾离桥所用的时间,因此火车的路程是桥长与车身长度之和.
⑵ 火车与人错身时,忽略人本身的长度,两者路程和为火车本身长度;火车与火车错身时,两者路程和则为两车身长度之和.
⑶ 火车与火车上的人错身时,只要认为人具备所在火车的速度,而忽略本身的长度,那么他所看到的错车的相应路程仍只是对面火车的长度.
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接送问题
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为四种常见题型:
(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
(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
(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
(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
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
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
2、班车走的总路程;
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
时钟问题: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
流水行船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
①两只船在河流中相遇问题,当甲、乙两船(甲在上游、乙在下游)在江河里相向开出: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船速+乙船船速
②同样道理,如果两只船,同向运动,一只船追上另一只船所用的时间,与水速无关.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
也有: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
说明:两船在水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同静水中的及两车在陆地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一样,与水速没有关系.
例题精讲:
模块一
【例
1】
【解析】
这个题可以简单的找规律求解
时间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6分钟
18分钟
20分钟
24分钟
由此可以看出:每12分钟就减少一辆车,但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剩下一辆的时候是不符合这种规律的到了12*9=108分钟的时候,剩下一辆车,这时再经过4分钟车厂恰好没有车了,所以第112分钟时就没有车辆了,但题目中问从第一辆出租汽车开出后,所以应该为108分钟。
【例
2】
【解析】 设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 米.人的速度为每小时 千米,相当于每分钟75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如下: ,解得 ,即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300米,相当于每小时18千米.相同方向的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为: (米),所以电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分钟).
【巩固】
【解析】 这类问题一般要求两个基本量:相邻两电车间距离、电车的速度。是人与电车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他们的路程和(差)即为相邻两车间距离,设两车之间相距S,
根据公式得 , ,那么 ,解得 ,所以发车间隔T =
【巩固】
【解析】
设电车的速度为a,行人的速度为b,因为每辆电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设为l.由电车能在12分钟追上行人l的距离知,
;
由电车能在4分钟能与行人共同走过l的距离知,
【例
3】
【解析】 要求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只要求出汽车的速度和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但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两个条件,如何求出这两个量呢?
由题可知: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下简称间隔距离)是不变的,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共汽车与步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距离,每隔6分钟就有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
这就是说:当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6分钟才能追上步行人,汽车与行人的路程差就是相邻两汽车的间隔距离。对于骑车人可作同样的分析.
因此,如果我们把汽车的速度记作V汽,骑车人的速度为V自,步行人的速度为V人(单位都是米/分钟),则:间隔距离=(V汽-V人)×6(米),间隔距离=(V汽-V自)×10(米),V自=3V人。综合上面的三个式子,可得:V汽=6V人,即V人=1/6V汽,
则:间隔距离=(V汽-1/6V汽)×6=5V汽(米)
所以,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就等于:间隔距离÷V汽=5V汽(米)÷V汽(米/分钟)=5(分钟)。
【巩固】
【解析】 这类问题一般要求两个基本量:相邻两电车间距离、电车的速度。甲与电车属于相遇问题,他们的路程和即为相邻两车间距离,根据公式得 ,类似可得 ,那么 ,即 ,解得 米/分,因此发车间隔为9020÷820=11分钟。
【例
4】
【解析】 先看平路上的情况,汽车每分钟行驶汽车平路上汽车间隔的1/20,那么每分钟自行车在平路上行驶汽车平路上间隔的1/80,所以在平路上自行车与汽车每分钟合走汽车平路上间隔的1/20+1/80=1/16,所以该学生每隔16分钟遇到一辆汽车,对于上坡、下坡的情况同样用这种方法考虑,三种情况中该学生都是每隔16分钟遇到一辆汽车.
【例
5】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
电车行8分钟的路程(每辆电车都隔4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
电车行5分钟的路程 小张行5分钟的路程
电车行6分钟的路程 小王行6分钟的路程
由此可得,小张速度是电车速度的 ,小王速度是电车速度的 ,小张与小王的速度和是电车速度的 ,所以他们合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电车行驶全程所用时间的 ,即 分钟,所以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60分钟.
【例
6】
【解析】 间隔距离=(公交速度-骑车速度)×9分钟;间隔距离=(出租车速度-公交速度)×9分钟所以,公交速度-骑车速度=出租车速度-公交速度;公交速度=(骑车速度+出租车速度)/2=3×骑车速度.由此可知,间隔距离=(公交速度-骑车速度)×9分钟=2×骑车速度×9分钟=3×骑车速度×6分钟=公交速度×6分钟. 所以公交车站每隔6分钟发一辆公交车.
【例
7】
【解析】 由于间隔时间相同,设顺水两货船之间的距离为“1”,逆水两货船之间的距离为(7-1)÷(7+1)=3/4。所以,货船顺水速度-游船顺水速度=1/40,即货船静水速度-游船静水速度=1/4,货船逆水速度+游船顺水速度=3/4×1/20=3/80,即货船静水速度+游船静水速度=3/80,可以求得货船静水速度是(1/40+3/80)÷2=1/32,货船顺水速度是1/32×(1+1/7)=1/28),所以货船的发出间隔时间是1÷1/28=28分钟。
模块二
【例 8】 小李在铁路旁边沿铁路方向的公路上散步,他散步的速度是1.5 米/秒,这时迎面开来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经过他身旁共用了 20秒.已知火车全长 390米,求火车的速度.
【答案】18米/秒
【例 9】 小英和小敏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速度和车身长,他们拿了两块跑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了火车从她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敏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20秒.已知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你能帮助小英和小敏算出火车的全长和时速吗?
【解析】 火车的时速是:100÷(20-15)×60×60=72000(米/小时),车身长是:20×15=300(米)
【例 10】 列车通过 250 米的隧道用 25秒,通过 210 米长的隧道用 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同向行驶的货车,货车车身长 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多少秒?
【解析】 列车的速度是 (250 -210) ÷(25 -23) =20 (米/秒),列车的车身长: 20 ×25- 250 =250 (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的路程差为两车车长,根据路程差 = 速度差´追击时间,可得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所用时间为: (250 +320)÷ (20 -17)= 190 (秒).
【例 11】 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解析】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25O-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例 12】 李云靠窗坐在一列时速 60千米的火车里,看到一辆有 30节车厢的货车迎面驶来,当货车车头经过窗口时,他开始计时,直到最后一节车厢驶过窗口时,所计的时间是18秒.已知货车车厢长15.8米,车厢间距1.2 米,货车车头长10米.问货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
本题中从货车车头经过窗口开始计算到货车最后一节车厢驶过窗口,相当于一个相遇问题,总路程为货车的车长.货车总长为:
(15.8×
30+
1.2×
30
+10)
÷1000 =0.52 (千米),
火车行进的距离为:60×18/3600=0.3 (千米),
货车行进的距离为: 0.52-
0.3 =0.22(千米),
货车的速度为:0.22÷18/3600=44 (千米/时).
【例 13】 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
【解析】 行人的速度为3.6千米/时=1米/秒,骑车人的速度为10.8千米/时=3米/秒。火车的车身长度既等于火车车尾与行人的路程差,也等于火车车尾与骑车人的路程差。如果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那么火车的车身长度可表示为(x-1)×22或(x-3)×26,由此不难列出方程。
法一:设这列火车的速度是x米/秒,依题意列方程,得(x-1)×22=(x-3)×26。
解得x=14。所以火车的车身长为:(14-1)×22=286(米)。
法二:直接设火车的车长是x, 那么等量关系就在于火车的速度上。可得:x/26+3=x/22+1
这样直接也可以x=286米
法三:既然是路程相同我们同样可以利用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来解决。
两次的追及时间比是:22:26=11:13,所以可得:(V车-1):(V车-3)=13:11,
可得V车=14米/秒,所以火车的车长是(14-1)×22=286(米)
【例
14】
【解析】 工人速度是每小时30-0.11/(15/3600)=3.6千米
学生速度是每小时(0.11/12/3600)-30=3千米
14时16分到两人相遇需要时间(30-3.6)*6/60/(3.6+3)=0.4(小时)=24分钟
14时16分+24分=14时40分
【例
15】
【解析】 快车每秒行30米,慢车每秒行22米。如果从辆车头对齐开始算,则行24秒后快车超过慢车,每秒快8米,24秒快出来的就是快车的车长192m,如果从辆车尾对齐开始算,则行28秒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看来这个慢车比快车车长,长多少呢?长得就是快车这4秒内比慢车多跑的路程啊 4×8=32,所以慢车224.
【例
16】
【解析】 首先应统一单位:甲车的速度是每秒钟36000÷3600=10(米),乙车的速度是每秒钟54000÷3600=15(米).此题中甲车上的乘客实际上是以甲车的速度在和乙车相遇。更具体的说是和乙车的车尾相遇。路程和就是乙车的车长。这样理解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相遇问题。(10+15)×14=350(米),所以乙车的车长为350米.
【例
17】
【解析】 先统一单位: 千米/小时 米/秒, 千米/小时 米/秒,
分 秒 秒, 分 秒 分 分 秒 秒.
货车的过桥路程等于货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 (米);
列车的过桥路程等于列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 (米).
考虑列车与货车的追及问题,货车 时到达铁桥,列车 时 分到达铁桥,在列车到达铁桥时,货车已向前行进了12分钟(720秒),从这一刻开始列车开始追赶货车,经过2216秒的时间完全超过货车,这一过程中追及的路程为货车12分钟走的路程加上列车的车长,所以列车的长度为 (米),那么铁桥的长度为 (米),货车的长度为 (米).
【例
18】
【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B |
|
E |
|
C |
|
A |
|
D |
|
225千米 |
|
25千米 |
|
15千米 |
|
230千米 |
两列火车同时从A,E两站相对开出,假设途中都不停.可求出两车相遇的地点,从而知道应在哪一个车站停车等待时间最短.
从图中可知,AE的距离是:225+25+15+230=495(千米)
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是:495÷(60+50)=4.5(小时)
相遇处距A站的距离是:60×4.5=270(千米)
而A,D两站的距离为:225+25+15=265(千米)
因为相遇处离D站距离为270-265=5(千米),那么,先到达D站的火车至少需要等待: (小时) , 小时=11分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