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的家乡炒米饼

(2015-03-04 09:52:18)
标签:

美食

        小时候,我们生活的地方靠近梧州和广东,好些饮食习惯也和这两个地方类似。

记得在那个时候,春节前家里往往要做炒米饼。炒米饼是广东岭南一带的传统美食,炒米饼松脆、甘甜、可口,风味独特,而且可以放置很长时间。做炒米饼很费工夫,是一门慢工出细活的手艺,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制作传统。

      做炒米饼的程序不少,临近过年就要开始准备做炒米饼的食材,主要成分是大米和糖等,配料则根据各地习俗习惯而有所不同。

      首先要将洗、泡大米,大米洗得很干净泡得很透炒起来才不会粘锅;用铁锅将米翻炒至金黄熟透,然后再用石磨研磨成非常细的米粉;那时候没有电动工具,全是用手工石磨,由于炒米是干的,磨起来比较费劲,是体力活。

      根据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习惯,饼馅可以是芝麻、花生等;要先将馅料炒熟炒脆,再用擀面杖或其他木棍捣碎,炒好的花生要去皮。做炒米饼很费时,单是将大米洗净炒熟后磨成粉、糖慢熬成糖浆、炒花生芝麻碾碎等前期准备材料就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

      做米饼前,先将糖熬成糖浆(胶),熬糖浆很讲究技术,每斤糖好像是大约放上半斤左右的水,需要不停地搅拌糖才不会糊,不会粘锅;要熬到插一根筷子下去,拿起来看到糖浆可以滴成珠状就可以了,这时把糖浆放在容器内再放入炒米粉和匀、揉好使之成为干湿适中的粉团(糖浆和米粉也有一定的比例)。

     食材准备好后,全家总动员做炒米饼。先将揉好的粉团分成小粉团(饼胚),放入木制米饼模具做成米饼的形状,这些模具往往有着精美的图案,有些刻有字,有些是花印,有些是金鱼印(我们都是向镇上的居民借饼模使用),使得做出来的米饼很好看,首先饱了眼福。做饼时先往饼模放入少量米粉团,接着放入馅料---花生、芝麻之类,再放米粉团盖面,压平粉团使其在饼模成形,这个过程要注意饼的边缘整齐美观;用小木锤(棍)在饼上敲打结实,敲打也有讲究,敲得不够紧米饼容易散而不成形,敲得太紧米饼会太硬而难嚼动;敲打好后把饼模倒过来,轻轻地用木棍把饼敲、倒出来,放入筛箕(有筛眼隔的簸箕)架在筐上(里面放着生好的炭火炉)上慢慢烘烤至饼身硬、干。烤饼也是技术活,如果饼不能及时烤干做好的成形饼可能会松散,烘烤这个过程还要翻动使受火均匀,火太大容易焦,太小又可能松散;烤好后,炒米饼就做好了。做米饼的整个过程需要很娴熟的手艺并充分体现了分工合作,且蕴藏着中庸之道的智慧。

      这是我们全家在一起干活的好时光,父母和我们一起做炒米饼。煮糖浆、揉粉、烤饼是母亲拿手的技术活,父亲和我们负责做米饼,父亲的手艺很好,做的饼是最漂亮的。在做出一定数量的米饼后,母亲开始忙着去烤米饼。两个弟弟虽然年幼但也都来参加、帮忙,大家在一起边做饼边聊天,其乐融融,现在回忆起来那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

     米饼做好后,往往是放入铁罐或者陶瓷罐保存以免受潮。炒米饼水分很少,所以只要不受潮就可以放置很长时间也不变质。记得在做好米饼的一段时间内,每天早上母亲会分给我们一两个在上学路上食用。炒米饼香甜可口,有一定的硬度,或者说有嚼头,那种美味、那个感觉永远也忘不了。

       过年做炒米饼的习惯在我们家延续了多年。记得我上大学时,寒假后开学时同学们经常会带上一些自己家的特产或年货去和同宿舍的同学分享,我就带过我们家制作的炒米饼。在我们七七级同学纪念入学三十周年聚会时,同宿舍的一个同学还说起我那时候带去的炒米饼最好吃,很怀念呢,现在我也吃不到这样的传统炒米饼了。

       现在市场很丰富也很方便,一切都是现成的,想吃什么似乎是只要有钱都能买到,所以可能很少人愿意这么麻烦在家里做炒米饼了,这个过年做炒米饼的习惯正在逐渐被淡忘,正如年味越来越淡一样。然而在年货的准备越来越简便的同时,少了一些亲力亲为的辛苦,却也少了一些动手的快乐,更少了一些家乡和传统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