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预防猝死,从每天的健康生活开始!

标签:
冠状动脉心脏病预防猝死膳食合理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现在的年轻人频频出现猝死,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压力很大,包括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因为现在年轻的‘80后’和‘90后’是中国“独一代”的独生子女,承受的社会压力大;有些人天生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也容易患病;甚至还有一些人周末熬夜饮酒、吸烟并服用刺激性药物,如吸食冰毒等”。
导致猝死的疾病中,很常见的是一种叫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疾病。它起病时就像敌人从背后偷袭,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可能静悄悄无明显症状。很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时已经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未破裂时比较光滑,不会影响血液的运行,但是如果粥样斑块破裂、破损或出血,就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地堵塞冠状动脉,这时就会危及生命。
1.限酒
无论是长期饮酒、情绪波动,还是进行紧张激烈运动,都可使体内代谢速率增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氧缺血。血、氧供不应求下,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引发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从而发生猝死。因此,心脏不好者不宜在早上的危险时间晨练、饮酒等。乙醇最主要的作用为抑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高级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后,可导致皮层下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2.合理运动
养生专家张国玺建议:“运动健身时在吃饭的时间安排上是很讲究的,饭前、饭后不宜从事剧烈的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休息。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进食较为科学。同样,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剧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从而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饭后即刻参加剧烈运动还可以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至少在饭后1.5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饭后进行不太剧烈的活动,例如散步及比较和缓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对健康也是有利的。”
3.膳食合理
针对心脏有问题或者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心脏病专家宋云虎主任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首先,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牛脑、蛋黄、鳗鱼、猪肝、牛油、猪脚、肥鸡肉等,这类食物有高血脂及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应忌食。其次,要限制热量和糖类,但维持均衡的蛋白质摄入量。尤其是40岁以上的肥胖体型者需减肥,可还是要保证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前提,每日食用不超过半磅去脂 牛奶 ,还要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其含维生素C、钾、镁等元素,对心脏及血管有保护作用。最后,忌烟酒茶,避免饮食过饱,加强富含纤维素的食品的摄入,因为纤维协助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移动,有助将血管内多余的胆固醇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