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养生之家
养生之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183
  • 关注人气:2,8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养生 8款“龙药”如何用

(2012-03-28 09:59:36)
标签:

广西

主治

龙胆科植物

龙脑香

龙胆草

健康

分类: 保健养生
龙是咱们国家特有的图腾,包含着许多神秘感。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中,带“龙”字的中药约有近40种,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秘。这里仅介绍和点评几种“龙字号”的常用中药。

1、龙骨

味甘、涩,性平。人心、肝、大肠经。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敛汗涩精、生敛疮之效能。可治惊病、头昏目眩、心悸失眠、遗精、泄泻、虚汗、崩漏、带下等症。外用可治疮疡、久溃不敛等。

2、龙葵

一年生草本植物,茄目茄科茄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能。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等症。

3、龙眼肉

又叫桂圆肉。其所以有“桂圆”之名,乃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称“龙眼”恐犯忌,为了避讳就叫桂圆,“桂”是广西的代称,“圆”是龙眼的形状,广西盛产龙眼,故别称“桂圆”。桂圆肉味甘,性温。入心、脾经。有补心安神、养血健脾之功。主治健忘失眠、心悸、气血不足、体力虚弱等。

4、龙胆草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的根和根茎。性寒、味苦,入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清泻肝火之功。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此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很有讲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龙须草

为禾本科植物硬质早熟禾的地上部分。味甘淡,性平,入脾、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之功。主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失眠、消渴、梦遗等。

6、龙脑

亦称龙脑香,现今常用名为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味苦,性凉,入心、肺经。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等。

7、地龙

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俗称蚯蚓。味成,性寒,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之功。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8、过江龙

为石松科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味辛、性温,入肝、膀胱经。有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利尿之功。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症。

特别提示

所有的中药,都不是采来即可使用的,需要经过加工炮制才能成为药材。中药的用药方法也因人而异,剂量的多少、使用的方式、服药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仅对部分“龙字号”中药的适应证给予简单介绍,患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擅自服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