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沈阳记忆123 |
怀远门轶事与盛京城的西北角楼
民间流传的大东门外的邓大人庙(邓公祠)和邓大人修沈阳城的传说,街谈巷议的九门洞里的蝎子精,怀远门(大西门)上的“鬼门六眼”,抚近门(大东门)里的蝙蝠飞等奇闻轶事,从而使这座凌驾于“七十二地煞”之上的宏伟壮丽的盛京古城,更加令人神往。
怀远门轶事与盛京城的西北角楼
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刘振超/ 文
怀远门轶事
怀远门,又称大西门或大西城门,为方城式砖石构造。城门上筑有三层城楼,又称明楼或敌楼,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洞,上嵌“怀远门”,内书汉文,外书满文。城楼周围筑有七尺五寸高的女墙,设有六十个垛口,并建有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之外,起加强防卫和守护作用的设施,其高度与城墙相等。沈阳古城的瓮城,形似凹字形,两侧的墙与城门洞的墙相连,并各开一个与主城门成直角的拱形券洞门,入城的人须由此门曲折进去,门上各建成敌楼(炮房)。正对主城门的瓮城城墙则不设门,上面也有敌楼,护城河上吊桥(吊闸设备)设在其外部。因而瓮城是围绕城门外的小城,也称月城。沈阳的八座城门都建有瓮城,每座瓮城都有三座敌楼。
在城门南北的两侧,是高大的砖石结构的城墙,城墙高三丈五尺,阔一丈八尺,周围都筑有垛口。早年的怀远门“一个垛口一个兵”。怀远门不仅建造得雄伟壮观,而且壁垒森严。清代的盛京城,每晚七时起更关城门;城门开时,粮车货担行人畅通无阻,砖城内的五行八作商号店铺也相继开业,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清代的怀远门,同盛京城的其他七座城门相似,但又有别于其他的城门。《陪都纪略》有诗《鬼门六只眼》道:“怀远门称坤,俗言似太诌。门扉六眼孔,泱囚设来由。”缪润绂在《陪京杂述》中说:“怀远门两扉,各有三眼,旧时按八卦方位,此当属坤,盖六眼取六断之义,未知可否?或谓以八门论,此为死门。故罪大辟者,自是牵出,俗因呼为鬼门。然六眼之义,究无能解。”《东三省古迹遗闻》说:“大西门外瓮圈两门扇下面,共有六孔(孔是辟门时置),它门无之。故老说,早年刑场设在西郭外,凡决之囚必出此门,遂有‘鬼门六眼’之说。”又旧时骂人有“出大西门的”一语,意即“不得好死”。
为什么出大西门就不得好死呢?这是因为自清以来,沈阳的监狱设在城内,而刑场设在大西边门的西南角,凡是处决的人犯,临刑前要装进脑袋露在外面的木笼马拉囚车,背后插着罪犯姓名的死招,游街过市,即俗称“出大差”的。囚车出了大西门,即飞奔边门西南的刑场。当时的刑场,占有方圆十丈的地面,外面围有六尺高的砖墙,里面南有监斩亭,北有断头台。几十年里,此处明刑正法的累以万计。1931年春,在此处开辟菜市场,因有失观瞻,且妨碍卫生,遂将刑场移往它处,但“出大西门的”一语,仍在沈阳周边的百姓中流传。
怀远门是什么时候拆毁的呢?《沈阳大事记》中记载:“1936年9月,开始拆毁大西门。”1994年,在沈阳市和沈河区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筑,这就是现在的怀远门。在相隔半个多世纪以后,翘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宏伟气派歇山顶周围廊式,有着三层城楼的怀远门,又巍然矗立在沈阳市民的眼前了。
仙人桥与西北角楼
早先,沈阳古城外,环绕着城墙有条护城河。在护城河西北的对岸,就是盛京砖城的西北角楼。因为此角楼是建立在砖城的西北,上面有楼三层,是歇山顶周围廊式,而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建筑,所以人们就称其为西北角楼。当年,除了这座角楼外,在古城的东南、东北、西南,还有另外三座角楼。
自从后金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改建沈阳古城时,在四座角楼下面都建了仙人洞。这是因为满洲人都信仰萨满教,有信奉仙灵的思想。说起西北角楼下边的仙人洞来,还有段传说。当年,沈阳民谚曾有:“早菜行,晚胡同,初一十五仙人洞。”可见其影响之深。咱们单说西北角楼下的仙人洞。洞口有三尺来宽,洞内究竟有多长,其说不一。有人说,这洞能一直通到辉山。可谁也没走过。早年,在西北角楼仙人洞的对面,有家酒店。酒店虽说不大,可生意却挺兴隆。据说,酒家有祖传的酿酒秘方。那酒醇香味美,在这一带十分有名。
有一天,来了两位老翁。二人坐下之后,要了好多酒菜,大口吃菜,大碗喝酒,喝得痛快。两人畅饮半天,没有丝毫醉意。付过酒钱,飘然而去。从打这往后,这俩老头每天都来酒馆喝酒,来了既不跟酒客闲话,也不和酒家搭言。可是从这俩老头来喝酒后,酒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这一天傍黑,酒馆掌柜的看俩老头喝完酒朝护城河走去,便在后面盯着,只见二人到了护城河边就不见了。酒家一拍脑袋,他明白了,这一准是二位仙翁驾临了,我这酒馆财源才这么茂盛。就为这,他要报答报答仙翁。
他左思右想,想出了报答仙翁的好办法:在护城河上架座桥,迎送仙翁每天来喝酒。哪知造起了仙人桥后,那两位老头就再也不来喝酒了。酒馆的生意日渐萧条,不久就黄铺了。后来,有人告诉酒家,你把桥架到仙人洞跟前,这不泄露了天机吗?那仙翁咋还能来呢?酒家明白了,可也晚了。
这座下面有仙人洞的西北角楼,是什么时间没有的呢?有文献记载,1905年3月,日俄奉天会战中,轰毁了几座城楼和角楼。这西北角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由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并出资,“修旧如旧”,重新修复了盛京古城的西北角楼。
沈阳古城遗址,按有关资料记载,1936年9月,开始拆毁大西城门。1941年扒掉了大东门。1951年7月,小西门、大南门,先后被拆除。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沈阳古城的城楼、角楼、城门和城墙大都相继被拆除。到20世纪90年代,沈阳古城遗址,仅存东北角及西北角之间的四段墙基,总长约九十米。现在沈阳市有关部门,对已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遗址,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