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沈阳记忆123 |
沈阳·护国法轮寺北塔
年代: 清初;形制特点:覆钵式塔;现状:2003省保
沈阳北塔,坐落在皇姑区北塔街二十号护国法轮寺。地载门外五华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始建于清初。北塔目测高度约二十多米,文献中记载为三十三米。北塔为四塔中唯一保存完整者!正南向的塔龛里为六字真言,无佛像。与其他三塔最大的不同是塔基有四方台,供奉释迦牟尼佛等诸佛计36尊。皆石质金身。
塔于1985年列入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辽宁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资料详见:沈阳四塔(清四座·市保);图片资料:老马识途;鱼在在藻
关于护国法轮寺:
法轮寺山门
文献中,清高宗弘历四次东巡盛京有二次到北塔法轮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到北塔法轮寺题诗如下:圣建四浮塔,斯惟城北隅。 欲因示蒙古,就止事浮图。是曰亲瞻相,堂年缅创模。法轮演国语,永佑万宗都。
第二次御驾亲临法轮寺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也留有诗文:梵语转轮王,又称帝释天,盖司世间者,皇王之渭然,世出世间法,相需相得诠。四塔围都城,斯乃居北焉,果然一统成,佳兆巳符前。兹令符国语,二乘因以宣,诸事费忘旧,二陵应鉴旃。
由此可见法轮寺当年规格很高。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法轮寺正殿格扇及供桌、大经柜及柜内108部经文全部被焚毁,佛龛大座、木床、法器等物品均被毁坏。比起另外三塔寺来,北塔与护国法轮寺相对完整存留到今天,实属幸事。
当年进入山门后,可以看见东西两座碑,当年碑在碑楼里,现在空余两碑,碑上以“四体”书的内容也湮没殆尽。两侧另有钟鼓楼,现楼已不在。大殿五楹,位于寺院的正中。往昔殿门上高悬着乾隆御书“金镜周圆”的匾额;殿中供奉六尺高的泥塑“天地佛”一尊;左右供泥塑五尺的“太阳”、“太阴”各一尊;东西两边供高五尺泥塑“八大菩萨”八尊;在“天地佛”前供“迈达里佛”一尊。这一切在今天的法轮寺大殿找不到一丝痕迹,都无了踪影。此时大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目犍连,舍利弗师徒三尊;宗喀巴,贾超杰,克主杰师徒三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密宗三大本尊(也称四臂观音,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
1949年以前,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天地佛诞辰日。这天庙里办佛会一天,庙外办庙会一天。各个喇嘛寺庙都派人来协助接待信徒和念经,盛况空前。这天,平时不开的山门清晨五点钟就大开,众多善男信女为求子嗣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挤进大殿,给“天地佛”上香,摆供品,再下跪磕头祈愿;山门外的庙会场地,各种食杂,供品一应俱全。摆摊卖艺的,叫卖的,人声鼎沸。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实行无宗教示范区,从1950年始,法轮寺屡招破坏。 1987年至1998年得到修缮。
法轮寺大殿前东、西两侧,各设有配殿。东配殿由北至南有般若智海殿为显宗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八大金刚,十八罗汉。有毗沙门殿为密宗,内供黄财神,财续圣母。客堂和流通。西配殿由北及南有无上大悲殿,护法殿,殿内供修阎魔护法,六臂玛哈嘎拉,吉祥天母护法,经堂。护法殿与经堂间有小殿供扎基拉姆护法。东配殿靠北塔塔院有一玛尼堆。塔院内有转经筒,灯床,磕长头的石床。(文字据:新浪博友· 鱼在在藻)
沈阳北塔老照片
北塔·三四十年代日本出版
沈阳北塔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