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强调,只有ROIC[资本回报率]超出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成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长;除此以外的成长,全部是不值一提的伪成长[当然,在此强调,看待“成长”和新事物也要理性一些、宽容一些,要认真思考,有些业务和项目也许从目前来看是亏损的,但这并不能说明项目没有长期前景,这也许只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如:消费者的培育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模不经济、社会效益的因素等,对此价值投资者也不应该短视,对这类项目的引导和关注,取决于价值投资者们资金的性质及其根本理念了。]。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唯EPS论”的荒谬性,已经认识到了必须将财务绩效与其所占用的资源及花费的代价联系起来看。现在很多人转而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那么“唯ROE论”对不对呢?
ROE与ROIC的优劣在此不在赘述,ROE的缺点再次重申一下:
1.ROE容易存在绩效与占用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2.ROE可能包含非经常性损益,不具有代表性;
3.ROE可能过度使用了财务杠杆,使得公司在过高的风险下经营;
4.更重要的是,与ROIC相比,ROE并不能直接证明价值创造的能力,高ROE也许说明不了什么,而高ROIC明显是价值的正面因素,根据EVA[经济增值]=IC×(ROIC-WACC)公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ROIC越高越好。
我们进行投资分析时,会发现很多标准之间会存在背离,如PE和PB的背离,其实ROE和ROIC也存在背离的问题,一家高ROE的公司完全可能是一家低ROIC的平庸公司。这里剔除了那种不值一提的、存在大量非经营性利润的“人造高ROE公司”,即使不存在大量一次性利润的公司,也同样存在ROE与ROIC的背离。
这种推导是很简单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资产和收益的分解:公司的资产可分解为经营资产和非经营资产,相应的,公司的收益可以分解为经营收益和金融收益。对于像贵州茅台这样的卓越公司,其货币资金占全部资产的50%,贵州茅台历来存在大量的超额现金,因此超额现金应该视为金融资产而非经营资产。
这里假设公司不存在任何非核心资产和非核心收益,相应地存在一些勾稽关系:
公司的投资资本IC=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净负债NB=金融负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即有息负债,如银行借款、债券、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金融资产指各种金融资产,包括超额现金)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全部净经营资产即为投入资本IC)
我们知道,以合并报表的口径来看,ROE=权益净利润/权益净资产,分子不包含少数股东收益,分母不包含少数股东权益。其实,“少数股东权益”等同于负债,只不过现在的新准则把它放在权益项下了,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得到的报酬就是少数股东收益,金融负债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后面的“税后利息”包含了“少数股东收益”。
下面的推导给出了ROE和ROIC的关系方程式:
税后经营利润(NOPLAT)-税后利息(I)
ROE=———————————————————
权益净资产(NBV)
税后经营利润 净经营资产 税后利润(I)
净负债
=———————×——————— - ———————×——————
净经营资产 权益净资产 净负债(NB) 权益净资产
税后经营利润 净负债 税后利息 净负债
=———————×(1 +
—————) -
——————×——————
净经营资产 权益净资产 净负债
权益净资产
税后经营利润 税后经营利润 税后利息 净负债
=———————
+ (——————— -
—————)×——————
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 权益净资产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 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ROIC + (ROIC -
r)×DFL
净经营资产总计=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经营现金+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经营长期资产-经营长期负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