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生产电梯的上市公司一览
(2012-02-12 20:44: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资源型企业 |
据信达证券测算,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将为电梯市场打开巨大的增长空间。假设保障房建设标准是20层,每层3户,配1台电梯,对电梯的需求量为60万台,每年约12万台。
康力电梯方面也表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比例增至60%,意味着每年有近2500万人口涌入城市。城镇化所带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楼宇建设、住宅等市场的发展将会持续带动对电梯产品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电梯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那么,在A股市场上的这些电梯上市公司,目前的生存现状怎么样?哪些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电梯业务或与电梯相关的公司有以下几家:康力电梯,上海机电,新时达(002527,收盘价22.10元),广钢股份。
除了新时代是做电梯配件的公司,比较其余三家公司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之后,可以发现,康力电梯的净利润率明显高于其他几家,ROE指标近三年的指标也高于其他几家。分析人士指出,从财务指标来看,净利润率和ROE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极大关注,从这一点来看,康力电梯更胜一筹。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上海机电、广钢股份的订单充足。其中,广钢股份保障房电梯订单占比已经达到20%,且仍有上升趋势,康力电梯也与几家地产公司签订了保障房排他协议。
一名大型券商研究员表示,随着外资企业技术向国内企业的转移,包括上述几家大企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一定份额,外资品牌的电梯事件或许是内资企业的提升机会。
/相关个股/
广钢股份 持续的资产注入可期
今年上半年,广钢股份(600894,收盘价9.61元)让壳广日股份,变身以电梯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企业。据了解,作为国内电梯制造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广日股份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梯整机制造、电梯零部件生产和物流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为主的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格局。
宏源证券近日参观了广日股份所在的广日工业园和广日股份参股公司日立(中国)工厂,并与广日股份总经理、各分公司经理等高管就公司经营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宏源证券指出,广日股份拥有的亮点,其一是完整产业链条形成的竞争优势,其二是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老牌内资品牌广日电梯的二三线市场发展空间大,其三是“傍上”日立电梯,分享高端电梯市场成长。
平安证券认为,作为广东省国资委唯一的机电类上市公司平台,在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下,持续的资产注入或可期待。
上海机电 电梯事故最大受益者
据了解,上海机电(600835,收盘价13.88元)主营电梯和自动扶梯、印刷包装机械、液压气动产品、工程机械,其中电梯及自动扶梯是最主要的业务,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达到75%以上。
中银国际指出,公司的电梯业务是与日本三菱电梯保持合作关系,品牌为上海三菱,电梯品种较为全面,毛利率水平比较稳定,预计未来毛利率水平仍将维持在20%左右。
方正证券认为,奥的斯逆行事故主要因为过去几年在中国扩张迅速,并购企业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所致。目前电梯行业第一梯队除奥的斯外,上海三菱市场占有率18%屈居第二,但仍远高于广州日立(7%);据权威机构市场调研显示,三菱电梯综合满意度81.01%、品牌形象77.93%,均稳居行业第一,方正证券认为奥的斯逆行事故将加速上海三菱电梯业务发展。
康力电梯 进口品牌替代者
据了解,康力电梯(002367,收盘价17.96元)前身康力集团成立于1997年,成立初期以生产电梯零部件为主,主要为奥的斯、通力、蒂森、富士达等多家外资知名品牌配套。随着公司不断消化和积累整机生产技术,2001年公司抓住国内市场快速发展良机,创立了整机自主品牌“康力”,逐步实现从零部件生产过渡到以整机生产为主、关键零部件生产为支撑的协调发展模式。
平安证券指出,受公司上市品牌效应带动、二三线房地产深入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的刺激,电梯整机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华创证券认为,进口替代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公司目前年销售产量为6000~7000台电梯,占据中国年新增电梯市场的比例为2%,目前75%的市场由外资品牌占领,对于公司来说,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加上低廉的价格,将会不断吞噬进口品牌的市场。
另外,2010年9月~2013年12月,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成立30个分公司。这一战略也符合三菱电梯在中国的销售分公司布局 (目前全国约50个),渠道的建立有利于公司快速响应市场,大大加强自身服务和品牌,但业绩释放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