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鸡兔同笼”
(2012-12-20 21:28:19)
标签:
目的也就是于三阳台人数杂谈 |
分类: 日记 |
有趣的“鸡兔同笼”
这可不是不小心的鸡跑到兔子笼子里去了,也不是不小心的兔子跑到鸡笼里来了。这是一种有趣的数学解题方法。
比如:一个班级共有42人去公园里划船,共租船10个,大船能坐5人,小船能做3人,那他们租了小船几条?大船几条?
有人可能会扳着手指头算,甚至,脚趾头都算上了;有人可能会去列表,其实,有个更好的办法……
我们可以首先假设全是大船,那就是50人,可是实际才42人,多了8人,为什么呢?说明刚才的假设不成立,实际上有人坐的是小船,我们现在要来纠正这个偏差,也就是拿小船换大船。每条大船比一条小船多坐2人,拿8除以大船人数与小船人数差2,就算出来了小船的数量4,大船数量也随之而来。
再比如:一个旅店,一级住房每套5个房间,2个阳台;二级住房每套5个房间,1个阳台;三级住房每套有3间房,没有阳台。这三种住房共有20套,有房间72间,阳台只有8个,请问每级住房各多少套?
这题乍一看,无从下手,其实很简单,这是两个鸡兔同笼,我们先解决‘房子’问题。假设都是五间房,那么一共是100间,可是实际只有72间,所以多了28间。去掉一个五间房,加进来一个三间房,那就是少了两间房,28÷2=14。三间房有14间。一级和二级的五间房共有6间。再从阳台入手。由于三级没有阳台,所以忽略不计。假设全部都有两个阳台,那就是12个阳台。12-8=4,4÷(2-1)=4……以此类推,得出一级房2间,二级房4间,三级房14间。
这就是有趣的“鸡兔同笼”:先“假设”,再“纠错”,最后得“结果”。你明白了吗?当我们学到一个知识的时候,要记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实际运用,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