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探、硐探和槽探
(2013-10-25 11:42:44)
标签:
上地数量资料钢筋等级文化 |
分类: CAD基础 |
1 应沿滑坡主剖面采用钻探与井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大型规模以上的滑坡井探数量不得少于2个;中型规模滑坡井探数量不得少于1个。
探井位置确定后,应编制典型探井设计书以指导挖掘施工,设计书内容包括:目的、类型、深度、结构、施工流程、地质要求、封井要求。
3应根据地质测绘和露头剖面,合理推测探井地质柱状图,建立探井结构理想柱状图,包括探井断面形状、井径、深度、井壁支护方式。标识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层位深度、岩性、断层、裂隙、裂缝破碎带、岩溶洞穴带、滑带、软弱夹层、可能的地下水位、含水层、隔水层和可能的漏水部位。说明针对上述情况,挖掘中应采取的措施。
4矩型探井断面短边长宜大于1.5m,圆断面探井直径宜大于1m。探井开挖应避免诱发滑坡滑动。
5硐探在滑坡勘查中属于大型勘探工程,由于施工相对复杂、工期较长、风险大、造价高,应慎重使用。对结构与成因复杂,用其他方法难以定论,且危害对象等级为一级的滑坡可用探硐进行勘探。
6硐探工程轴线上应布置一定数量的钻孔或探井并安排先施工,取得的地质资料用于指导探硐施工。探硐净断面高×宽宜大于1.8m×1.8m。
7硐壁应进行临时支护或永久性支护以确保施工安全。硐探工程应综合利用,如竣工后可作为滑坡排水隧洞、深部监测隧洞等。护壁应预留足够的观测窗,面积不小于20 cm×20cm。
8开挖掘进过程中及时记录掘进中遇到的现象,尤其是裂缝、滑带、出水点、水量、顶底板变形情况(底鼓、片帮、下沉等 )。每5m宜作一掌子面素描图。对于围岩失稳而必须支护的地段,应及早进行素描、拍照、录像、采样及埋设监测仪器,必要时在支护段应预留窗口。
9在滑坡体前缘、后缘、侧缘部位及勘探线上地质露头不清时,应布置必要的槽探。
10应及时进行探井、探硐或探槽展示图和工程地质编录,特别注意软弱夹层、破裂结构面、岩(土)体结构面和滑动面(带) 的位置和特征的编录,并进行照(录)像。应按要求配合进行滑动面(带) 力学抗剪强度的原位试验,同时在预定层位按要求采取岩、土、水样。
11勘探完成后的探井不得裸露或直接废弃,可作为滑坡监测井或浇筑钢筋砼形成抗滑桩。
12探井、探硐的安全施工与支护可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 166-96)施行。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前一篇:滑坡
后一篇:excel竖向数据如何转化为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