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2020-02-15 13:50:00)
标签:

贵阳

文物

分类: 【贵阳】贵阳文物寻访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寻访时间:2019.3.16
  索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凌空横跨于修文和清镇两山峡谷间的猫跳河上。桥高10米,竹索粗大如拳,长约20米,拴于两岸悬岩凿成的石孔中。桥索离水面10多米,上套1个弓形曲木架,过桥的人将自己缚于曲木架上,仰面向天空,双手握索,缓缓移握前进。
  索桥古渡最早起源于何时,如今已经不可考证。据《修文县志》记载,最早有记载的是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时任兵部尚书朱燮元在《督黔善后事宜疏》中即有“在小索桥设哨”的记载,证明该桥远在明代即有。
  只用一根竹索构成的索桥,目前仅见于修文。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2、6军团长征时,曾在此渡过猫跳河。当时国党中央军围追堵截红军,用飞机轰炸渡口。所幸人、桥无损。
  直到1978年上游电站截流发电,河水变浅,往来行人改为涉水过河,索桥才停止使用。
  索桥如今仅存遗址,虽没有桥体可看,但还是值得一来的,看看那些狭窄到极致的石阶,看看险峻的悬崖,对比之下,时代赐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观游索桥红军渡”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一棵古老的枫香树,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五大娘造饭”遗址——村民们把自家备着过年包“猪儿粑”拿来煮给红军吃。在他们的带动下,王大娘、顾大娘、王七娘、余大娘、王幺娘也把自家的糯包谷面、糯高粱面、糯米粑、红刺果粑粑、洋芋、红薯等做好送给红军吃,这就是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五大娘造饭”的故事。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沿古老的石阶向下行走,岩壁下有一个圆拱形的细长洞口,叫观音洞,洞口有一个大香炉。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左边的是以前的阶梯,是在岩壁上直接开凿出来的,宽度为半米到二十厘米。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一个人工在岩壁中开凿出来的牛鼻子洞,作为此方栓竹索用。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对岸岩壁虽然没有此岸险峻高耸,却也是较为陡峭的不规则岩壁。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牛鼻子孔前的巨石平台上,有一个垂直向下的圆形孔洞。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向彼岸看去,有一个很大的牛鼻子孔洞,也是栓竹索用的。向两侧望去,没有明显的小路痕迹。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当年红军从搭建的浮桥上过河后,有很多辎重是由马匹驮运的。当时,一匹战马刚上到岸边观游村地界,途径一处狭窄路段时,由于马背上驮运的物资碰到了道路后壁,导致战马失去重心摔倒在悬崖下而亡。为纪念这匹在红军长征中光荣牺牲的战马,这段狭窄道路命名为“勇骏道”。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在河岸上看索桥方向景观,两岸悬崖峭壁,河谷幽深。
贵阳文物寻访(190):索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