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风景名胜游览地——烂柯山——连载之二十四
(2014-01-15 11:14:19)分类: 衢州风景名胜游览地 |
烂柯山Lànkē Shān
位于柯城区东部,石室乡境内乌溪江东岸,西北距市治衢州11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最高点牛岩坞海拔176.9米,属仙霞岭支脉。
春秋时,以一石梁凌空于山崖,故名空石山、空洞山;西晋·太康年间又称信安山;北魏,以此石似悬如屋,遂称悬室坂、石室山;唐初,以其空石形似桥,又称石桥山;“烂柯”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系唐·开元间曾任吉州刺史刘迥的《石桥诗·仙人棋》:“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此前只提“柯烂”。元和初,刘禹锡在《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稿纻兼竹书籍因成一篇用答佳贶》诗中有“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烂柯”一词作为山的专名正式闻于世。除此又有“洞天福地”之称。据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中写道:“西安县烂柯山,为神州七十二福地之一”,故名之。 据成书于晋·太宁中(约325)的《志林》载:“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方对棋,看之,局末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东阳记》载:“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凗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故事优美、动人、神奇,是道教思想学说中重视生态,重视自然,尊重人的生命科学的产物。
自然景观:
石梁惊虹
青霞洞天 亦名景华洞天,位于石梁下方,东西向,长31米,南北宽22米,中空高10米,澒洞嵌豁、穹窿圈联,被道家称为“神州七十二福地之一”;《列仙传》则称:“赤县神州七十二洞天,其八乃在信安古郡柯山之巅”。洞崖上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孟冬总督浙直福江军务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胡宗宪题刻:“十里云山一径通,天门高敞五云中”;仙人棋桌位于青霞洞天前,一石凸起,高约1米,平面宽约1.5平方米,相传为神仙对弈之处,民国三十一年(1942)“衢州保卫战”爆发前夕,国民党八十六军教导营驻札烂柯山,曾将它作为讲台,培训军官。
蓝天一线 位于青霞洞之顶,岩峣葱茜上有一裂隙,长15米,最高处1.5米,最低处仅0.26米。游人匍匐于岩石之上,向北窥视,广阔蓝天成一线。明人徐应雷吟诗生动地描述道:“片石嵯峨入望雄,到来仙窟自玲珑。烟霞色拥千峰霭,星斗光分一线通。灵鹊斜飞青汉外,彩虹高跨白云中”。
人文景观:
山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则樵夫遇仙而柯烂神话故事,招来了无数文人墨客行迹观光。唐·孟郊、罗隐,宋·赵抃、王安石、苏东坡、杨万里、陆游、朱熹,明·徐霞客及当代历史学家吴晗、邓拓等都赋词、吟诗、或挥毫飞墨。故,山中碑石林立,诗章流芳, 使一方山水平添几分灵气与神韵。其山,今天方圆10平方公里乔木森森,雾重露浓,已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其胜迹已列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瞿溥撰有《烂柯山志》、民国郑永禧撰《烂柯山志》、1995年海南出版社出版张水绿著《烂柯山》、199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市城市建设规划局编修《烂柯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