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2011-02-24 16:14:01)
标签:

少林拳

太极拳

亚洲武术联合会

竞赛项目

表演项目

杂谈

分类: 少林

 

日 程

时 

活    动    内   

10月15日

(星期日)

9:00

教练、领队、裁判联合会

国际武联三个会议

全天

国际武联执委员会会议代表报到

运动员赛前训练

论文报告会代表报到

10月16日

(星期一)

8:00

武术节组委会第一次会议

8:30

国际武联执委会会议

论文报告会

10:00

武术节新闻发布会

15:00

论文报告会开幕式

全天

武术比赛

19:30

武术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

10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

登封迎宾式、游览少林寺

下午、晚上

观看实景文艺演出

晚上

武术比赛

10月18日

(星期三)

8:30

论文报告会

14:30

论文报告会闭幕式

全天

武术比赛

10月19日

(星期四)

全天

武术比赛

16:00

武术表演

晚上

武术节闭幕式联欢晚会

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主要活动日程预排表
原作者: 来源: 时间: 2006-10-08

    

日 程

时 

活    动    内   

10月15日

(星期日)

9:00

教练、领队、裁判联合会

国际武联三个会议

全天

国际武联执委员会会议代表报到

运动员赛前训练

论文报告会代表报到

10月16日

(星期一)

8:00

武术节组委会第一次会议

8:30

国际武联执委会会议

论文报告会

10:00

武术节新闻发布会

15:00

论文报告会开幕式

全天

武术比赛

19:30

武术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

10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

登封迎宾式、游览少林寺

下午、晚上

观看实景文艺演出

晚上

武术比赛

10月18日

(星期三)

8:30

论文报告会

14:30

论文报告会闭幕式

全天

武术比赛

10月19日

(星期四)

全天

武术比赛

16:00

武术表演

晚上

武术节闭幕式联欢晚会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10月16日

19:30

河南省体育中心

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

10月17日

9:30-10:30

登封市

武术节登封迎宾活动

16:00

市体育馆

武术冠军表演、武术健身方法展示

10月18日

10:00

裕达国贸酒店

郑州市市情说明及项目签约仪式

8:10-11:30

14:30-17:30

19:00-21:00

市体育馆
郑大体育馆

竞赛表演

8:30-11:30

14:30-17:30

中州快捷假日酒店

论文报告会

19:00

绿城广场

群众武术展示活动

10月19日

8:10-11:30

14:30-17:30

19:00-21:00

市体育馆
郑大体育馆

竞赛表演

8:30-11:30

14:30-17:30

中州快捷假日酒店

论文报告会

10月20日

8:30-11:30

14:00-17:00

市体育馆
郑大体育馆

竞赛表演

16:00

绿城广场

群众武术展示活动

 

 

比赛规则

一、日期、地点

2004年10月16日- 10月20日,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二、主办单位

国际武术联合会

中国武术协会

三、承办单位

河南省体育局

郑州市人民政府

四、参加单位

(一)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

(二)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认可的本国或本地区的武术团体

(三)非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国家或地区的武术团体

五、竞赛项目

(一)拳术

(二)器械

同类拳种、器械集中编组,凡每一拳种、器械不足5人时均集中编为其它拳种、器械类。

(三)对练

(四)集体项目

六、竞赛办法

(一)每个参赛队限报集体项目2项(相同内容的项目不能重复报名和比赛),每项参赛人数少于4人将不予评分。

(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每人限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任选,同一类拳术不能重复报名和比赛),可兼报集体项目和对练。

(三)每个参赛队限报对练1项,编组限3人以内,男女可混编。

(四)个人竞赛项目分年龄组

1、A组:16周岁以下(含16周岁)。

2、B组:17-29周岁。

3、C组:30-44周岁。

4、D组:45-55周岁。

5、E组:56-65周岁。

6、F组:66周岁以上(含66周岁)。

7、报名不足5人的组别,并入上一组别。

(五)凡报名参赛运动员超过20人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携带1名裁判员(要求:裁判员需担任过本国或本地区3次以上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

七、相关要求

(一)比赛采用国际武术联合会于1999年审定的《国际武术竞赛规则》。

(二)比赛时间

1、拳术和器械套路50秒-1分30秒。

2、太极拳4-6分钟,太极器械3-4分钟,可以配乐(自备CD、音乐磁带)。

3、对练50秒-1分30秒。

4、集体项目3-4分钟,可以配乐(自备CD、音乐磁带)。

八、录取名次

按男女年龄组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九、报名和报到时间

第一次报名:7月30日前,(附第一次报名表)。

最后确认报名:9月20日前,(附最后确认报名表)。

报 到 时 间:10月15日。

十、联系方式

(一)国际武联秘书处

联系电话:86-10-64912153

传真电话:86-10-64912151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国际武联秘书处

邮 编:100101

电子邮箱:iwuf@iwuf.org

(二)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委会

联系电话:86-371-6227412 7976057 6228286

传真电话:86-7976057 6228286

通讯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商城路230号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委会

邮 编:450000

电子邮箱:

zzwushu@sohu.com zzwushu@sina.com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主要活动安排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暨开幕式晚会、武术竞赛、论文报告会、登封迎宾活动、群众文体活动、闭幕式等6大项。

(一)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 定于 10 月 16 日晚上在中国郑州的河南省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主要议程有: 1. 运动员、裁判员入场; 2. 承办城市市长致欢迎词; 3. 主办方领导致开幕词等。开幕式上,将举办大型开幕式晚会。该晚会由中央电视台整体运作,负责统一策划、导演、组织实施。整台晚会气势磅礴,匠心独运,艺术格调高昂向上,艺术形式力求创新,舞台设计确保大气精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整个开幕式隆重、热烈,突出主题,突出特色,既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及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又充分体现武术和文化的国际性,体现世界人民的团结、友谊、健康、和谐,体现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和崇高内涵。这场精彩的开幕式必将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和经久不衰的回味。

(二)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武术竞赛。

为做好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竞赛工作, 国际武术联合会制定了《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规程》,并向全世界进行了发布。根据这一《规程》,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竞赛项目设 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共 4 类,每类按男女分 6 个年龄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参加单位为 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认可的本国或本地区的武术团体、非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国家或地区的武术团体。参赛运动员 第一次报名时间为 7 月 30 日前,最后确认报名时间为 9 月 20 日前,运动员报到时间为 10 月 15 日。竞赛时间 3 天,分别为 10 月 18 、 19 和 20 日。截止目前,已有 个国家和地区的 人报名参加比赛。

(三)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论文报告会。

这是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会由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主持召开,主题为“武术传统的过去、现在、未来”。论文征集工作从今年二月份起已由主办单位安排部署。届时,一批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武术界名流将会聚郑州广泛开展以传统武术为内容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这对促进传统武术在全世界的交流、合作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 群众文体活动。

这是武术节期间营造浓厚节日气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武术节前和武术节期间,将以承办地为主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广泛群众参与性的武术健身和文化活动,将武术节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积极掀起全民健身运动和全民关心武术节的高潮。

(五)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迎宾活动。

武术节期间,将在少林寺的所在地郑州市下辖的 登封市举行气势宏大,隆重热烈、富于创新、规模庞大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迎宾活动。该活动计划在登封市市区至少林寺山门全长约 20 公里的公路上举行,将安排约 40000 名武术队员在公路上、山坡中、沟壑间、丛林里进行各类具有强烈“震撼”感的大型武术表演活动。全程以嵩山为背景,以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节目编排精巧,故事和场景变化跌宕起伏,声、光、电等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各类武术真功让人目不暇接,其规模之大,声势之强、场面之壮观,为世之罕见。整个 迎宾活动将充分展示武术活动的群众基础,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展示少林武术发祥地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面貌。

(六)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闭幕式 。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闭幕式定于 10 月 20 日晚上在郑州市的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简单的闭幕仪式结束之后,将演出闭幕式专题晚会——大型舞剧《少林武魂》。该剧以少林寺为主要场景,演绎了一个以武报国的故事。主创班子云集全国一流艺术家。在队伍组建上除了邀请著名编导、音乐、舞美和灯光设计人员外,男女主角以签约的方式邀请一流演员演出,艺术和审美价值均较高。整个武术节将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记者从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筹委会获悉,这一武术节将于10月16日至20日在郑州市举行。

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河南省体育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其宗旨是“以武会友,共同进步,弘扬传统武术”。

据悉,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运动员,报名参加这一规模最大的武术国际赛事。

为了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奉献上一台完美、精彩的武林盛会,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开闭幕式、武术竞赛、论文报告会和“少林故乡游”等系列活动都已基本安排就绪。开幕式晚会将充分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中原文化丰厚的历史内涵,力求气势磅礴,匠心独运。武术竞赛包括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项目4个大类。在登封市举办的“少林故乡游”大型迎宾活动,是武术节期间的亮点之一。

8月29日上午,郑州市在市中心的绿城广场举行了迎接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大型文艺表演活动,为这次世界武林盛会预热造势,以增强广大市民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记者王颂)

 

 

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主要活动日程预排表

 

 

 

 

历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是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赞同,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大型国际节庆活动。自1991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武术节内容分少林套路、国际竞赛规定套路、散打等项目比赛及各种派流、各种风格武术名人的表演,同时举行武术文化和参观旅游活动。其宗旨是“以武会友,共同进步”,并通过武术节促进河南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第一届

    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1年9月10日开幕,9月15日闭幕。共有有日本、南朝鲜、瑞士、美国、法国、巴西、伊朗、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代表队381名运动员参赛。

    第二届

    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2年9月10日开幕,9月15日结束。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代表团的500多名队员参加了角逐。

    第三届

    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3年9月10日开幕,9月15日闭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47个武术团体的425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设少林拳、南拳、太极拳、枪术、棍术、刀术、剑术及男子散手10个级别等项目。国内武术的名派名人将进行武术表演。第三届以后,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始由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比赛时间也由9月10至15日改为9月1日至5日举行。

    第四届

    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5年9月1日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登封市开幕,9月5日闭幕。27个国家和地区48个团队的62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分别设有男、女少林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枪术和棍术7个项目;男子散手比赛设10个级别。

    第五届

    第五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997年9月1开幕,9月5日闭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分竞赛和表演两个主要内容。竞赛项目有少林拳、亚洲武术联合会规定的长拳、南拳、太极拳等10个级别的比赛。表演项目包括竞赛项目以外的各种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和各种功法绝技表演。

    第六届

    第六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于1999年9月1日开幕,9月5日闭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个团队,526名选手报名参赛。此次比赛设少林拳、亚洲武术联合会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的长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等15个项目;表演项目有武术拳械套路、功法、对练、绝技等,设表演奖。

    第七届

    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2001年9月1日开幕, 9月5日闭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661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本次比赛参赛人员是历届最多的一次。本次比赛分竞赛和表演两个主要内容。竞赛项目有少林拳、亚洲武术联合会规定的长拳、南拳、太极拳等11个种类。表演项目包括竞赛项目以外的各种拳械套路、对练、功法、绝技及集体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