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 解说词
(2011-02-16 14:55:40)
标签:
达摩少林寺千佛殿大雄宝殿紧那罗杂谈 |
分类: 少林 |
少林寺简介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东距河南省会郑州95公里,西距古城洛阳110公里。河南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也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
河南少林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少林寺是河南中岳嵩山旅游的核心景区。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元宏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为坐落于嵩山少室山的密林中,所以的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因此,中国嵩山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
唐初,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
今天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武功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观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是对少林功夫美称。
少林寺旅游的景点主要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武术馆、禅宗—音乐大典、三皇寨等。到少林寺旅游已成为中外旅游的热点之一。
少林寺主体为常住院,中轴线建筑共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
第一进:山门,应作“三门”。依佛经言,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现少林寺三门,系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时所建。1974年重修。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御题颁赐。三门殿内神龛供奉弥勒坐像。神龛后面为韦驮立像。三门前有石狮一对,竖眉鼓目,纯真威武;雕工精致,元明旧物。三门的八字墙外,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两座,东西对称,形制相同。山门左右各建单间硬山掖门。进山门中为甬道,两侧有马道,甬道边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余通。
第二进:天王殿,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原建筑已毁于1928年“火厄”,1982年按旧制重建。外塑两执金刚像,俗称哼哈二将。内塑四天王像。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合起来象征“风调雨顺”,寓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第三进:大雄宝殿,位于少林寺常住院的中间位置,是全寺佛事活动的中心。在古代又称“三世佛殿”、通常简称为大殿、正殿、宝殿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门匾“大雄宝殿”四字由赵朴初赐题。殿内供奉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像端庄肃穆、耐人寻味。其两侧新塑菩提达摩像及紧那罗王像,具有明显的少林寺文化特色,与其他寺院有所不同。东、西山墙边的神台上塑十八罗汉像,人物形象生动,姿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上悬挂清康熙御书"宝树芳莲"。屏墙后壁悬塑观音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左右两厢自南而北为钟楼(左)、鼓楼(右),还重建了紧那罗王殿(左)、六祖殿(右)、东西禅堂和僧院。六祖殿和西禅堂后为塔院,院内有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年建砖塔两座。
第四进为法堂(藏经阁)。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内贮元、明、清三代大藏经,及少林拳谱秘笈、明大藏经铜版,清《少林寺志》木版,达摩面壁影石等。1928年,军阀混战,国民军石友三纵火少林寺,法堂及其贮藏,悉毁于火厄,殊为痛心。现法堂按旧制重建于1992年,内供汉白玉大卧佛,长7米,重16.5吨。东西两壁经柜,贮《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及佛教、少林武术等典籍。殿外悬赵朴初所书竖匾“藏经阁”。此匾额中“藏”字少了几笔,乃赵朴初警示后来者以史为鉴,保护好经书宝藏。
第五进方丈院阁后地势突起,形成高台院落,为方丈院,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主室面阔5间,硬山式建筑,匾题“方丈”2字。院东、西两侧各建硬山寮房5间。
第六进为立雪亭,此亭亦名达摩亭,相传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求法的地方。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石柱上有明代题字,殿内悬乾隆题“雪印心珠”横匾,匾额正中钤“乾隆御笔之宝”印鉴。佛龛内供达摩铜像。东间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铜钟1口。
第七进为千佛殿,面阔7间,硬山式建筑,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檐下悬挂“西方圣人”匾。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7.5米,长42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世所罕见。殿内地面上,尚有48个脚坑,传当年寺内武僧练武所遗。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大殿东厢为白衣殿,西厢为地藏殿。白衣殿(又名锤谱殿)面阔5间,硬山,出前廊,殿内佛龛中供铜铸白衣菩萨像。北墙绘16组拳术对打观武图,南墙绘持械格斗图,东墙被神龛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绘“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南半部绘“紧那罗王御红巾”壁画。大殿东北和东南壁角绘文殊、普贤二菩萨像等壁画,神龛两侧分别绘制降龙伏虎罗汉。地藏殿,建筑形式同白衣殿,殿内塑地藏王,北壁和南壁绘十殿阎君画像,西壁绘二十四孝图。
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少林寺周围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古碑多品。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山脚下,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地。按照佛教的葬仪形式,寺僧圆寂后,佛徒根据其佛学修养、佛教地位、生前威望以及经济、佛徒多少等情况,建造不同等级的墓塔,以示功德。但也有些和尚建有身骨塔和衣钵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有古塔数量最多的墓塔林,面积2.1万余平方米,现存自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之间的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1座。塔的层级不同,一般为1至7级,高度都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铭和塔额。造型有四角、六角、柱体、锥体、瓶形、圆形等,种类繁多,制式多样,是综合研究我国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其中以唐贞元七年(791年)的法玩塔、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西堂塔、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中林塔、明万历八年(1580年)的坦然塔及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为代表作。
初祖庵位于登封市少林寺西北2公里五乳峰下。宋宣和七年(1125年)为纪念达摩修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1984年维修,现有山门、大殿、2个小亭和千佛阁。
山门:面阔13.5米、进深4.6米。悬山式建筑,灰筒瓦盖顶,瓦棱脊,脊两端置大吻。门前后出厦,中部两柱之间置两扇实榻大门。
大殿: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根据殿内东间前金柱上端广东刘氏施柱的石刻题记可知,该殿建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后历代多次修葺,但主要构件仍为宋代原物。檐下置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补间铺作施真昂。明间安板门两扇,两次间辟直棂方窗,前檐立4根八角形石柱,柱面浮雕海石榴、卷草、飞禽和伎乐等。殿内石柱4根,上面浮雕天王、盘龙和嫔迦等。殿上梁架为彻上明造,后金柱用移柱造。殿内明间置佛龛1座。大殿东、西、北三壁下部内外砌石护脚,刻云气、流水、龙、象、鱼、蚌、佛像、人物和建筑物等。大殿建在石砌高台上,前后青石踏道,大殿后壁辟门。
殿内东西山墙和后墙壁均有彩色壁画,东山墙和后壁东面绘10幅壁画,为十三祖修法像;西山墙和后墙西南绘二十二祖至三十五祖修法像,各像均有题榜,记各祖法号、俗名、籍贯等。殿内个别拱眼壁上绘释迦说法像。殿中部亦有雕刻,各面多雕缠枝花卉,花卉之中雕麒麟、狮子、山水、古刹、海水、渡舟、小桥、流水、人物故事等。四角各雕1力士支撑。佛龛系木雕而成,上檐雕斗拱,龛内供达摩塑像,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脱纱塑像侍立左右。初祖庵大殿是河南尚存最早木结构建筑之一,有重要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
亭子:建于清代。位于大殿之后的台地上甬道两旁,2座形制相同,亭子呈方形,砖木结构,四阿顶。
千佛阁:是初祖庵最北一座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约11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小灰瓦顶。前面有板门,方窗2个,门上方嵌石匾额,书“千佛阁”三字。
大殿外东南角有一株巨柏,相传系少林禅宗六祖慧能从广东带回亲手种植。殿房四周有石刻40余方,其中著名者有黄庭坚《达摩颂》、宋代蔡卞《达摩面壁之庵》及明成化二十年(1484)梵文《陀罗尼经》等。初祖庵后五乳峰中峰之顶下10米之山坡有达摩洞一处,此为天然石洞,传说是初祖达摩面壁九年之修行处。洞外有明万历甲辰(1604年)建的石牌坊一座,为二柱单间庑殿顶形式。檐下用四攒斗拱,南面额枋题“默玄处”,北面额枋题“东来肇迹”。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要去参观游览的地方就是中国禅宗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区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认定为我国目前最高级----4A级旅游区。
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旅游景点。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
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
达摩亭东侧的为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
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设计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历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殿内供奉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殿内墙壁上是清中晚期绘制的少林寺拳谱。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侧的为答辩长老,北侧的为道明和尚,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
各位朋友,请大家按原路返回,我们下面参观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余为清塔和宋代不详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长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宝藏。
下面我们继续到初祖庵参观。
现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后面山坡上,是达摩的后代弟子为纪念达摩面壁所建。面积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为宋代典型的木结构建筑,现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我们乘座索道去二祖庵参观。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钵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对望所以又叫南庵。传说二祖慧可立雪断壁后曾在此静养。
达摩洞位于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约7米,高3
米,宽3.5米,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在此面壁九年,终成正果,首传禅宗,成为佛教史上的伟大创举。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两旁山岩上有历代名人留下的多处石刻。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少林寺对面的十方禅院。
少林寺对面少溪河南岸就是石方禅院,建于正德七年(1512年),清顺治十年重修,为寺院邮亭,是行脚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重修。新建的十方禅院与过去不同,是一组新的佛教禅景-----五百罗汉堂。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个方位。
四正: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单檐歇山式殿宇。
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圆。
十方禅院设计精巧,古朴典雅,它是少林寺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好了,各位游客,少林寺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有机会再到少林寺参观旅游,学拳习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