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津炮台庄宁家大院的传说   老井

(2018-11-18 16:43:53)
标签:

转载

分类: 津沽旧事

天津炮台庄宁家大院的传说

 

老井

 

     在天津南开二马路炮台庄(炮台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当时筑有七座炮台,亦有“七台环向”为天津八景之一)有一处偌大的私人府邸,在现代高楼的衬托下仍不减当年的宏伟气度,令许多过路人驻足打听,究竟是谁的府邸!?

    这座府邸被称为——宁家大院。相传宁家老宅的创始人,原是青县大兴一带的农民。当年下天津卫时,背后留着一支满清的辫子,人健壮走起路来,辫子甩鞑甩鞑地十分别致,故而人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宁小辫子”。

    其实他大号叫:宁星普(1842——1928)。早年离开家乡到天津闯荡,孤身一文,毫无盘缠。那时,老炮台遗址尚存,隐映在柳树林中的村落格外迷人,稻田飘香,河渠纵横,一派江南气象。当宁小辫子要过南门外官道旁的一条河时,遇到了麻烦。船夫见其穷酸,拒而不载,还当众奚落一番。宁小辫子一气之下,脱掉衣服举在手中,浮水过河登岸,淤泥漫其膝。及至登岸,泥身竖立,遂大声对船夫呵到:“别瞧不起人,将来如果发财,定在河上修桥一座,以利民通行!”。

    宁小辫子落脚炮台庄后,垒灶卖水、倒卖水果、干脚行、贩私烟,奔波劳作,生活虽然清苦,但很快站稳脚跟。由于,讨生活须应酬八方,显示出周旋能力,被保举为某洋行搬运小把头。后来,进入太古洋行担任外柜把头的角色。宁小辫子为人机警、聪明,与外国人打交道多了,留心英语,并刻苦学习掌握,还学会了与外人打交道的简单礼节,颇受老板赏识。

    太古洋行的海外贸易极为繁盛,但催款涉及广、难度大,有外出催款者,因时局动荡或海盗打劫往往丧命于他乡。因此,催款员多愿意在国内办理,视出国为畏途。某一日,宁小辫子被老板找去办公室,洋行经理恳切地说:“欧洲某国公司欠款甚巨,因国家动荡联系中断多时,几成死帐,你若能联系上并将欠款带回,所得之资愿一半分给你享用!怎麽样?”宁小辫子斗胆应命,整理行囊,带上文书,下大沽、乘海船,颠簸前往。月余后,在欧洲某港口登陆,风餐露宿,多方打探,并出巨资雇当地老华侨为翻译,终于在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大厅中见到客户老板。

    宁小辫不卑不亢,从容递上文书,并与贵方老板交谈贸易发展的情况,以及大宗货物的质量与特色。他言语条理,诚恳有佳,深深地打动对方,老板不但答应“如数还款”,还决定派员随宁小辫子一同赶奔赴津门,恢复中断多时的贸易往来,重建货栈。宁小辫子携巨款荣归三津,太古洋行经理见状大喜过望,倍加赞赏宁小辫的才干,并严格履约,毫不含糊地将催回的货款,分一半给了宁小辫。至此,宁小辫一夜暴富,成为腰缠万贯、富贾炮台庄的闻人大亨。

    他乍富不望当年的戏谑发愤之言,出资在河面上筑“宁家大桥”一座,并投资经营实业。而后,逐步进入政界,通过捐纳,被清庭授予花翎三品衔,候选记名知府官。

    同时,在炮台庄(今南开二纬路)为自己修建中西合璧府邸——宁家大院一座。该府邸规模宏伟,是方圆百米的城池,占地约数十亩,宅院有5米高的青砖围墙,方方整整尉为壮观,至今仍保存完整,是天津现存最大的清末民初华人私家府邸。当年大院的铁门,至今犹存,记录着沧桑历史变迁。宁家老宅内布局考究、设置完整。主要建筑分三路:西路为供奉先人的家庙、杂役居住的地方及马棚等。中路是主要建筑,有中式门楼和多进院落,直抵后绣楼。门楼院落曾有三重牌匾,匾额为天津大书法家华世奎等人手书(前几年民工曾用它做铺,现不知流失何处)。后绣楼为中西合璧回廊建筑,楼顶的两侧阳台均有中式圆亭高耸,极为别致。楼前有很大的院子。整个建筑错落有致、造型大方美观,虽历经百年仍气势宏伟,完全可见当年模样。据当地居民讲,楼内的家具均属日本风格,建国初被人借去使用。东路原为花园,假山、凉亭,曲径通幽;间或有高大的槐树相伴,是主人闲游休息之所。遗憾的是建国初期被破坏殆尽,地上建筑物被摧毁拉走填了洼地(今长虹公园处)。目前,东路新盖建筑,属于仓库性质。

    宁星普1902年曾参与创建天津考工厂; 1903年在北马路龙亭后附近的小二楼,举办对外千件商品展览;几年后还曾担任“南市荣业房产公司”的总经理。相传宁小辫子在当地去世,丧礼搞的倍极隆重。丧宴规模之大在当地引起轰动,以至若干年后,老人们说起来仍津津乐道。宁家子女,后来有的去日本或到台湾谋生,更多的因战争缘故,滞留国内,在福建沿海一带生活。

 

     注:2007年10月,我调到炮台庄附近工作。中午无事到各处溜达,无意中发现此地带藏龙卧虎,豪宅连片,既有大名鼎鼎的杨宅;又有独一无二宁家大院。于是,便拿相机午间照几张照片,巧遇宁家大院内老户苏先生,攀谈甚欢,从他口中了解到许多奇闻逸事,后再想遇苏先生而不得,遂根据其口述整理出一段文字。后来,今年又见到今晚报载《宁星普讨债传奇》一文,想起旧事,遂据此修订部分史实,献给大家。开发宁家大院(今天津市双鹿建筑工程公司)为旅游地,张显租界外天津商居,定是对研究天津本地商人文化大有益处。

 

 

                                                         2007年12月4日草稿

                                                         2009年5月10日修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