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萍]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2011-03-26 19:07:34)
标签:
威廉斯美国红色手推车 |
分类: 参考文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徐艳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
关键词:意象诗;美国本土方言;美国风格;通俗文体
一、威廉斯的诗歌理论
威廉斯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诗歌的性质,诗人的作用以及诗歌创作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之所以进行诗歌创作是因为他想写诗,他想跟世界直接对话,想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不赞同庞德——艾略特式的“国际的”旁征博引,文人味十足的诗歌。他主张美国诗歌必须根植于美国国土,只有美国本土才是美国诗歌创作灵感和素材的源泉。他主张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客观事物本身就寓有诗意。他主张诗歌必须使用普通人的语言及这种活语言的韵律来表现日常生活,诗歌必须剥去一切虚饰,剔除一切哲理的,形而上学的议论。他主张写诗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通过具体事物进行艺术构思。他坚持认为“No
二、《红色手推车》的艺术技巧
威廉斯最著名的小诗《红色手推车》(The
so
upon
a
barrow
glazed
water
beside
chickens
多少东西仰仗于
你
一辆红色的手推
车
闪亮地缀着雨
滴
旁边是群白色的
鸡
诗的首行给读者以惊喜、模糊、悬念,“多少东西仰仗于/你”(so
《红色手推车》这首诗事实上是一个十六单词组成的完整的句子,通过威廉斯巧妙的处理,被分成不同间隔而成为一首短小精悍的绝唱。因此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诗意上,诗的每一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请注意《红色手推车》全篇,各行开首均为小写,诗行的排列别具一格。诗的前两行“多少东西仰仗于你”(so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仰仗的最简单的运输工具之一手推车,是由轮子和斜面构成,在迈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它们曾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手推车》里含有两个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最先进的机器技术与仍然发挥作用但已被人们忽视的简单的工具;另一个是诗中所描绘的古老的、司空见惯的画面与诗歌所运用的完全新颖的自由体形式。
三、理论原则与创作实践
《红色手推车》和威廉斯的其它许多诗歌一样,是由一连串的意象组合起来的艺术品。他选择素材并不讲究,也不追求华丽的语言,而是通过深沉的描述揭示事物的本质。一切都依靠这辆不具任何意义的手推车,因为没有事物便没有意义(No
20世纪以来的美国诗人,以在大学教书或担任杂志编辑者居多,像威廉斯那样终生在一个小城市行医者几乎找不到第二人。然而威廉斯凭医生的职业接触了大量普通老百姓,这使得他的诗充满活泼生机,使他笔下的景色与同时代诗人的作品相比更富有泥土气息。在威廉斯看来,经过诗人仔细观察和充分理解的具有各种细节和节奏的生活,其本身便是地道的诗歌。诗人如能忠于现实,坚持客观地反映现实,那么他就不用雕琢刻画,不用引经据典,生活的浑金璞玉自有瑞彩仙气放射出来。譬如《红色手推车》中几个简单的字“手推车”、“水”、“鸡”等,被放在各行的关键位置上,一下子具有了其他情况下所没有的意义,向读者显示了平凡中蕴涵着的耀眼光辉。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威廉斯观察描绘的能力。小诗以其特有的静物的特征感染着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深深感悟威廉斯的创作原则:现实生活是诗人创作的起点和终点。认识和体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美,诗的生命才会永葆青春。威廉斯用“红色手推车”、“白色的鸡”,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琐碎代表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威廉斯眼里,一切平凡孕育着伟大,伟大如此仰仗于平凡,他用自己的诗歌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平凡”。的确,正是他平凡的主题、不加修饰、润色的语言使他的《红色手推车》成为罕世之作,一直为西方诗坛所称道。没有旁征博引,没有故弄玄虚,没有设意修辞……
威廉斯认为诗歌只有表现出乡土的状貌才能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从生活、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书本和过去寻觅灵感。威廉斯力求摆脱英国及欧洲传统,建立以美国当地口语为主的诗歌。写诗重视可触可感的事物,而不写抽象的思维。威廉斯无论在诗歌主题还是在技巧中都表现出敢作敢为的美国风格。他抛弃了那从英国传统而不是从美国传统中套过来的十四行诗和短长格等死模式,寻求“美国本土方言”,探索和发展新的主题。诸如手推车,这些表面上看去似乎毫无诗意的素材,通过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之其非凡的想象力,则意味深长。由于威廉斯将自己的创作根植于生活,他成功地把诗歌变成生活的语言。正如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洛厄尔所说,除威廉斯外,没有任何其他人看到了美国或听到了它的音乐。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是意象派诗歌中的杰作,体现了强调感官印象的特色。他着眼于具体事物,以求自然无华,循神思落笔,抛开典故隐喻。这些特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堀起的诗歌群体(如“投射派”、“垮掉派”)影响很大,在他们看来艾略特等人解放了诗歌,而威廉斯把诗歌又重新解放了一次。威廉斯是一个将诗歌变为活生生语言的身体力行的先锋。他使用实际语言的节奏而不是诗律习俗的那种武断的节拍,决然放弃诗如歌的美学观点。他将自己的节奏原则称为“美国音乐”,一种没有预先决定长度的三拍子诗行,随着重点的微妙转换而变化。威廉斯是一个通俗文体的大师,他是一个使诗歌复活,并用想象的力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重新创造生命力的诗人。
自从威廉斯1963年病逝,他的声誉和影响迄今有增无减。让我们记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和他朴实无华的《红色手推车》!
参考文献:
[1]范岳.英美意象派抒情短诗集锦[M]
学出版社,
[2]杨传纬.美国诗歌选读[M]
版社,
[3]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
学出版社,
[4]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
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