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艳萍]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2011-03-26 19:07:34)
标签:

威廉斯

美国

红色手推车

分类: 参考文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9月第12卷 3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徐艳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 :本文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理论入手,探讨他的著名意象诗《红色手推车》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技巧。

关键词:意象诗;美国本土方言;美国风格;通俗文体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卓越的诗人之一,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中学就为自己定下目标当一名作家和医生。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在那里他遇见了庞德,在庞德的帮助下,他出版了诗集。他深受庞德的影响,成了意象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庞德、艾略特的观点格格不入,他便追求自己的风格。三、四十年代,他的声名远不及艾略特。五、六十年代,威廉斯的声誉日益隆盛,获得了各种文学奖金;诸如1950年的全国图书奖、1952年的伯灵根奖、1963年的普利策奖。六、七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诗人遵奉威廉斯的传统。所有的主要流派,包括自白诗、黑山派、纽约派等,都承认受到了威廉斯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威廉斯的声音成为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强音。其影响超过了艾略特,成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诗人。

一、威廉斯的诗歌理论

威廉斯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对诗歌的性质,诗人的作用以及诗歌创作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之所以进行诗歌创作是因为他想写诗,他想跟世界直接对话,想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不赞同庞德——艾略特式的“国际的”旁征博引,文人味十足的诗歌。他主张美国诗歌必须根植于美国国土,只有美国本土才是美国诗歌创作灵感和素材的源泉。他主张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客观事物本身就寓有诗意。他主张诗歌必须使用普通人的语言及这种活语言的韵律来表现日常生活,诗歌必须剥去一切虚饰,剔除一切哲理的,形而上学的议论。他主张写诗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通过具体事物进行艺术构思。他坚持认为“No ideas but inthings(除非在事物之中否则便无意义),强调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简洁的呈现。他的诗风追求清新明朗,忌讳伤感晦涩。

二、《红色手推车》的艺术技巧

威廉斯最著名的小诗《红色手推车》(The Red Wheelbarrow)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诗歌创作理论,完美地代表了诗人的创作原则,他获得了“红色手推车诗人”的称号。

 The Red Wheelbarrow

so much depends

upon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译】《红色手推车》

多少东西仰仗于

一辆红色的手推

闪亮地缀着雨

旁边是群白色的

 

诗的首行给读者以惊喜、模糊、悬念,“多少东西仰仗于/你”(so much depends/ upon),接着呈现给读者一幅想象的视觉画面,“闪亮地缀着雨//旁边是群白色的/鸡”。细细品味,方觉其妙:大雨刚过,一辆手推车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轮子刚在雨中滤过,一片晶亮中透出光艳照人的红色;旁边是不知刚从什么地方钻出的一群小鸡,雨过天晴,它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在手推车旁自在地咕咕啄土,在阳光的沐浴下其白色的外衣格外亮丽;红、白色的交相辉映,给读者以非常鲜明的色彩与形象,恰似一张彩色照片。而且这幅照片恰好“摄于”大雨刚过,再过一会儿,手推车上的水滴就会蒸发,手推车将会失去其晶亮的光泽。因此这幅“照片”正如雨后的彩虹,可遇而不可求。随着这幅图片的是一种质朴热烈、清新愉快的感觉。这首诗简单到极点,既无比喻、象征等手法,也没有诗人的曲折思绪,只在第一行带了一点惊喜之情。然而它自有一种单纯的画面美,令人难以忘却。难怪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结构奇巧,“拙中见奇”的杰出诗作。[1](p35)

《红色手推车》这首诗事实上是一个十六单词组成的完整的句子,通过威廉斯巧妙的处理,被分成不同间隔而成为一首短小精悍的绝唱。因此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诗意上,诗的每一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请注意《红色手推车》全篇,各行开首均为小写,诗行的排列别具一格。诗的前两行“多少东西仰仗于你”(so much depends/ upon)为整首诗定下基调。三、四行将一辆栩栩如生、轮廓分明、“如此仰仗”的红色手推车展现在我们眼前。形象的“红色”red )照亮了整个画面。第三行、第五行单音节单词a, red, wheel; glazed, rain)的采用,拉长了诗行,尤其在wheelbarrowrainwater中间插入一个巧妙的停顿,将一行诗一分为二。这一分行给人一个将整幅画面分为若干细节的感觉,似乎让读者细细品味画面的每一部分。“depend on”、“wheel barrow”、“rain water”、“white chickens”被分开,排在不同的诗行里,增添了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使读者不能不折服诗人独到的构思,巧妙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说画家利用线条、色调粉饰自己的画面,威廉斯则通过分解单词来美化诗的意境。诗的后两行画出了这幅画的最后一笔“白色的鸡”(white chickens),白色对应前面的红色,一辆红色手推车的静物画呵成了。这就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通过着力于语言、着力于选词,通过罕见的诗行划分,将平常的一句话锤炼成了一首流芳百世的经典。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仰仗的最简单的运输工具之一手推车,是由轮子和斜面构成,在迈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它们曾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手推车》里含有两个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最先进的机器技术与仍然发挥作用但已被人们忽视的简单的工具;另一个是诗中所描绘的古老的、司空见惯的画面与诗歌所运用的完全新颖的自由体形式。

三、理论原则与创作实践

《红色手推车》和威廉斯的其它许多诗歌一样,是由一连串的意象组合起来的艺术品。他选择素材并不讲究,也不追求华丽的语言,而是通过深沉的描述揭示事物的本质。一切都依靠这辆不具任何意义的手推车,因为没有事物便没有意义(No ideas but in things)。诗人非常重视颜色的描绘,如红色的手推车,白色的鸡群。白色象征着淳朴的生活,红色象征着美好的愿望。这辐简洁的画面中,与白色小鸡的颜色、形态相对照,经雨水氵中濯的红色手推车本身便成为美的意义:形象生动、新鲜自然。英国著名评论家马库斯说:“他能以诗的想象力,化腐朽为神奇。”[1](p33)另一位诗人沃利斯评论说: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中发现“空幻与真实的结合,虽然诗味淡薄,但感情充沛,两个极端经常在相互作用”。[1](p33)

20世纪以来的美国诗人,以在大学教书或担任杂志编辑者居多,像威廉斯那样终生在一个小城市行医者几乎找不到第二人。然而威廉斯凭医生的职业接触了大量普通老百姓,这使得他的诗充满活泼生机,使他笔下的景色与同时代诗人的作品相比更富有泥土气息。在威廉斯看来,经过诗人仔细观察和充分理解的具有各种细节和节奏的生活,其本身便是地道的诗歌。诗人如能忠于现实,坚持客观地反映现实,那么他就不用雕琢刻画,不用引经据典,生活的浑金璞玉自有瑞彩仙气放射出来。譬如《红色手推车》中几个简单的字“手推车”、“水”、“鸡”等,被放在各行的关键位置上,一下子具有了其他情况下所没有的意义,向读者显示了平凡中蕴涵着的耀眼光辉。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威廉斯观察描绘的能力。小诗以其特有的静物的特征感染着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深深感悟威廉斯的创作原则:现实生活是诗人创作的起点和终点。认识和体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美,诗的生命才会永葆青春。威廉斯用“红色手推车”、“白色的鸡”,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琐碎代表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威廉斯眼里,一切平凡孕育着伟大,伟大如此仰仗于平凡,他用自己的诗歌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平凡”。的确,正是他平凡的主题、不加修饰、润色的语言使他的《红色手推车》成为罕世之作,一直为西方诗坛所称道。没有旁征博引,没有故弄玄虚,没有设意修辞……

威廉斯认为诗歌只有表现出乡土的状貌才能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从生活、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书本和过去寻觅灵感。威廉斯力求摆脱英国及欧洲传统,建立以美国当地口语为主的诗歌。写诗重视可触可感的事物,而不写抽象的思维。威廉斯无论在诗歌主题还是在技巧中都表现出敢作敢为的美国风格。他抛弃了那从英国传统而不是从美国传统中套过来的十四行诗和短长格等死模式,寻求“美国本土方言”,探索和发展新的主题。诸如手推车,这些表面上看去似乎毫无诗意的素材,通过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之其非凡的想象力,则意味深长。由于威廉斯将自己的创作根植于生活,他成功地把诗歌变成生活的语言。正如美国当代诗人罗伯特·洛厄尔所说,除威廉斯外,没有任何其他人看到了美国或听到了它的音乐。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是意象派诗歌中的杰作,体现了强调感官印象的特色。他着眼于具体事物,以求自然无华,循神思落笔,抛开典故隐喻。这些特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堀起的诗歌群体(如“投射派”、“垮掉派”)影响很大,在他们看来艾略特等人解放了诗歌,而威廉斯把诗歌又重新解放了一次。威廉斯是一个将诗歌变为活生生语言的身体力行的先锋。他使用实际语言的节奏而不是诗律习俗的那种武断的节拍,决然放弃诗如歌的美学观点。他将自己的节奏原则称为“美国音乐”,一种没有预先决定长度的三拍子诗行,随着重点的微妙转换而变化。威廉斯是一个通俗文体的大师,他是一个使诗歌复活,并用想象的力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重新创造生命力的诗人。

自从威廉斯1963年病逝,他的声誉和影响迄今有增无减。让我们记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和他朴实无华的《红色手推车》!

 

参考文献:

[1]范岳.英美意象派抒情短诗集锦[M] .沈阳:辽宁大

学出版社1986.

[2]杨传纬.美国诗歌选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6.

[3]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 .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社1991.

[4]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 .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