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4/15/2/29/121510a7a87g214.jpg再读《道德经》感悟点点
文/章子建
道之上,天下可治也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上面的语言,可以告诉人们,道之所得,而道上之人也。如果人们不崇尚圣贤,老百姓就不会为名利而争。稀少的东西如果不把价钱抬高,就不会让有的人为自己没有而去偷盗。看不到可以到达的欲望,就不会使得民心不齐。从这些圣人的治理办法来看,是虚心自己,充实自己的心胸,忍藏自己的大志,让自己的筋骨强壮。常使老百姓没有感觉,就不会有欲望,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也不敢乱行动。这样做看上去是无为的事,可是可以让天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事情。
由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道家的思想,是站在一定高度的,它不仅可以以自己的虚为来领引百姓的自我意思识,而且以自己的修为来带动全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从这些修为自己的语言来看,它是并不是无为的,而为在自己我内心中,却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容纳了一个一个大的世界。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说出了这样修为的目的所在了。所以,道家的思想虚而不空就在这里。它是站在空和无为的高度,承载了万民之和谐。由此,在他们眼里,还会把自己的高度看成是高度,也不会把自己的权势看成是权势,而把民之高为我之高也。所以他会把自己的高度压到与百姓同高度的位子上来,让百姓无所知,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思想框架,来带动民同生,思同进的高度。
而现实中的权贵之尊,权权主义,脱离民意的做法,恰恰是引发民乱声,众乱行的原由所在啊。由些道家的思想可贵之处就在能以他们的高度解决这些。
生之忘我,可生者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事物能长久的原因就是,凡是能长久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存在看得很重要,所以才能够长久。就拿圣贤这人来说,都是把他们后面人的生存考虑在前面的,把自己看成是别人生存之外的。不是这样就不是无私的。别人的生存才能迎得自己的生存,所以他们才能成功的完成自己的事业。他们就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无私,来大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取得自己事业成功的。
而现实中,饱私囊,囊民之力为已所用者,恰恰是违背了道家的思想的。可道家的思想在当时,能有这样的境界,是极高的。可现实中很多人的作为与其背离,恰是一种堕落与腐败。如果堕落与腐败同在的国度,它的命运将是什么呢?可谓国将不国者也。故而国之长生,先民之生而后圣贤之生也。
病而无病,祸之存也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这样的人是上等人,而自己不知道却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这样的人是存在毛病的。老子认为毛病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认为自己没有毛病。圣贤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毛病,是因为他们经常调理他们的病,经常发现他们的毛病。而自己毛病是毛病的原因就是认为这不是毛病。这充分体现了老子认为内修的重要。
而现实中好多人是这样的,总会认为自己有了一方面的经验便能做到全局的事情,他们发现了不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在哪里,故而存在很大隐患的。
我的感悟总结
人之生,尊身于养德,集私念而空,敬孝伴行。容尘土为食粮,吮污流琢其精华而洁筋骨,轻行万民之中而不径露,同舍难中而先踏,故国心众志,坚业而成也。而不妄生怨载,轮回之道可就也。http://5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4/15/2/0/121510aef0ag214.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