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我的诗友--聆雨亭

(2008-12-01 00:30:00)
标签:

杂谈


    为失去“聆雨亭”这个诗友而痛

                     文/章子建

    一起的网友心怡发给我这条消息,是这样说的

    他说聆雨亭你记得不,他离开人世了,我当时怎么也不相信,就追问她消息的来源,她找出下面的一个消息发给我。我很吃惊,而呆住好久,手不能打字而呆呆的看她发来的沙消息。

    “他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张泽勇(网名醉梦、聆雨亭)。出生在贵州山区,今年11月18日因车祸昏迷至今。现治疗于福建省南安市市医院。张泽勇自小热爱文学,穷苦的家庭艰辛的供他读到大二就因为家庭的穷苦而退学了。大学期间他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退学后和一位爱慕文学的福建女孩漂泊于这残酷现实的社会,他们顶着生活、家庭的压力走在一起。在现实社会里,张泽勇在最底层的社会里挣扎着,即使是每天十几个小时流水线工作下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去年他迎来了做父亲的荣誉,但也给他幼稚的肩膀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今年11月18,张泽勇在福建省南安市被一辆违章车辆撞倒,因病情严重,至今还未脱离生命危险。根据其妻子说这几天是关键期,但高额的治疗费用早已把本来贫穷的家庭掏空。因肇事司机也重伤治疗,肇事司机无力赔偿。每天2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导致张泽勇的救治停顿。
   一个生命、两个家庭的希望、幼小的孩子面临失去父亲。希望各位网友伸出双手、献出一点点爱心。救救张泽勇的生命,救救两家的希望之火,救救孩子的父亲吧!
农业银行622848 0682395935815   张冬梅(张泽勇之妹)
医院地址:福建省南安市市医院 ”
    最后她告诉我说:
    就在江南发这邮件后第三天,他就不治身亡了

    我看完,便去查他的QQ空间,才知道,那么多人惋惜的留言,证明了这一消息是真实的。我无话可说,那边的心怡,一直在安慰我说,不要太伤感了。人已经去了,可我还是控制不住走在对他的回忆之中,泪水也就这样的不知不觉的流下来.....

    他是我的一个诗友,给我点评过诗,也和我一起写过诗,我们都在研究不同的诗风。
    记得06年发大水,他放暑假说是被大水隔住了,回不去家,又说自己没有钱回家,说让我寄5百元给他,当时给我一个卡号,可我没有寄,因为好多网友告诉我,这样的事情不能听,也许是骗人的。当时我了不解他生活的许多。后来交往中越处越深,可是后来有一天他告诉我,他不再读书了,因为家里没有钱,去了福建和一个 爱他的女孩结婚了。一直为那次没能帮他而遗憾。后来,告诉我诗集发表时一定要寄他一本,记得十一之前,他上来向我要我要出版的这本《爱在人间》,因为出版社之前赶奥运宣传活动的东西,我的书印刷后延了,所以当时还没有出来,我就告诉他,11月份一定寄给他,可11份我的书出来后,可他再也没有上来告诉我地址。他点评过我的诗,我们经常客串各自的网站去写诗,互相研究。可以说最后感情为兄弟之情,也是文学至友。今天我听到这个消息,我很痛。我只能这样说给天与地、还有他那依然沉浸在文学研究中的灵魂:
           
    人去笔不息,风行谁哭泣,相约墨不弃,为何先别离?

 

附:他为我的诗做的点评:

夜梦翔空

文/章子建

梦袭静夜
顿坐入境
瞰荒漠裂痕
尘飞烟落
嗤掩白骨
怒望残阳
斯痛时
魂飞穿宇
何不奏上天庭

思上蓝空
揽九州云雾
集雨洗尘落
风扫埃无影
拓荒溅伴泪
荡行间
润草生
花露私语
笑映故人行

乎尔
阵阵微风起
撕褴褛青衫
片片飘零
独我空翔
裸浴风雨中
可有仁者仰天笑我
羞涩
踏归虹

.....

 


名家点评:点评人:飞燕雪心清(聆雨亭)

    诗名《夜梦翔空》,显著的道明白了诗歌的主题:梦。此梦却非常梦,而是飞翔之梦,飞翔于高高天空的梦。让人想起诗仙李白的浪漫色彩,与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和他恣意汪洋的大气。“明月照我影,送我自汕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等精彩诗句,显示了一种大气,一种浪漫,一种豪迈。话说回来,诗人章子建这首诗歌的名字并不是有多么的奇特、多么的震人心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诗题多的是,单凭一个题目,怎么能知道诗人的诗歌的好坏呢?这显然是我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强加,我们来读他的诗歌内容就知道诗人这首诗歌到底值不值得褒扬。
    这篇诗歌的语言,读上去就似在读词章一样,语言短促有力。显然,诗人在用古词的笔法和构架还有语言来写这首诗歌的,足以称道的地方,那就是诗人用词上的简短扼要,不拖沓滥觞,吸收了古词语言精炼的精华特色,给人耳目一亮的感觉。其实,这样的诗歌,读起来让人觉得不足的是,在乎文言了,好像在耍书生脾气,摆架子一样,让人不敢觉得亲和,像要故意和人区别开来,证明自己比别人骄傲一样,让人有压力。如果既吸收这种简短精炼的表达,又吸收古代诗词精辟的警语式的表现,又摆脱了文言那中书生气的诗语,给人的感觉上更有亲和力,也就更有气魄了。
    这篇诗歌的结构看是三段式,其实是三层递进式,一层一层的推进,像海风推浪花一样,气势渐渐显露,无比壮观。好的诗歌需要好的构架的,就好比一座辉煌的建筑,没有好的建筑设计,怎么可能有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歌由“梦袭静夜”,一入篇就开始点题,扼要说明了时间,原因。诗人接和一笔宕开,写梦中地表景象,“何不奏上天庭”一下手笔。第二节接着就承接了上文,直上蓝空,神思飞动,有大气有细腻有工笔有素描,天人合一,悠闲舒缓,“笑映故人行”。“乎尔”!突然,诗人“裸浴风雨中”,“踏虹归”来,把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到了,摆脱了束缚,沉醉入人最真诚最原始的本原。这里不应该说第三节是诗歌转折,而应该看是诗人感情的激进升华。
    诗人继承了道家浪漫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至高哲学境界。不过,说实在的,这种思想只可以修性,不可以用来指导生产实践,这最容易导致理想主义,从而犯片面主义的错误。
    诗人的诗歌前后表达得感情不是很和谐的感觉,由于时间关系,下次再继续分析。


我是一缕清烟

文/章子建  朗诵/章子建 点评/飞燕雪心清

在恍若隔世的烟涛里
包裹着
我的灵魂
或尔盘旋在山腰
或尔轻浮在田间
或尔卷入高不可测的苍宇

径行飘转着
任由风儿
与我的思维作伴
畅游生凭的曾经
偷赏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摄入我的灵体里
构成我人生完美的片断
就这样
淡淡的
在不被人发现的空海里
启动
颠簸的船

当你发现了
我的世界
也许你会惊叹
我是你摸不到的
却会拥你入怀的
你眼前的
一缕轻烟
在你意想不到时间来临
在你没有发现的空间里
默默的飘远
飘远

从来没有留下什么
只有奢取
人们真实的情
装入我的行囊
变成零乱的文字
墨染阴狸的天空
划上红色的浪漫
踩着那道飘虹
不带一丝杂质
回归自然
......

名家点评:点评人:飞燕雪心清( 聆雨亭)
化物的灵奇与诗艺的飞动
子建的这首新作显示了他的诗作一大特点,那就是他化物的本领超凡,化物的技术一流,被他笔化的物灵奇飘逸,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他的诗歌语言艺术已经达到一种相当的高度,他对诗歌语言的操控已经相当娴熟.光说不练那可是纸上谈兵,现在我们就来读他的新作”轻烟”.

在恍若隔世的烟涛里
包裹着
我的灵魂
或尔盘旋在山腰
或尔轻浮在田间
或尔卷入高不可测的苍宇

还是开篇就点题了,更让人痴醉的是,在诗人的笔下,那缕小小的轻烟那么有形有质有情有声有色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描写了一幅幅空灵轻舒的烟云图,把轻烟那无处不在\轻缓灵动的姿态写得惟妙惟肖.真是好笔力,好智慧.诗人在开篇里就把自己融入到轻烟里去,这更增强了感情的抒发效果,让人觉得真实,有一股强大的震撼力.

径行飘转着
任由风儿
与我的思维作伴
畅游生凭的曾经
偷赏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摄入我的灵体里
构成我人生完美的片断
就这样
淡淡的
在不被人发现的空海里
启动
颠簸的船

“径行飘转着”,承上启下,这是子建诗歌逻辑严密的地方,他一下就把上文写的东西概括完了,干净利落.这节诗人直接把自己的一生和轻烟的性状联系起来,希望着”构成我人生完美的片断”.遗憾的是,诗人”在不被人发现的空海里”,失意,不被人发现,空有一身才华,无人赏识. 可是,即使是”颠簸的船”,”我”也还要” 启动”.充分的展示了诗人积极的人生观.这里简单的几句,好象是在写轻烟的样子,而实际上是写诗人坎坷的一生.
“当你发现了/我的世界/也许你会惊叹我是你摸不到的/却会拥你入怀的/你眼前的/一缕轻烟”.诗人告诉了大家,他就是那轻烟,那坎坷而又灵奇的轻烟,那不怕挫折的轻烟,那高傲不去迎合别人的轻烟.他还是喜欢寂寞, “在你意想不到时间来临/在你没有发现的空间里/默默的飘远/飘远”,不给这世俗一丝玷污的机会.却又在期待着在如此的空间里被有缘的人发现\赏识.
   
从来没有留下什么
只有奢取
人们真实的情
装入我的行囊
变成零乱的文字
墨染阴狸的天空
划上红色的浪漫
踩着那道飘虹
不带一丝杂质
回归自然


“只有奢取/人们真实的情”,把它带走,默默的看别人的美丽,把它们虾为艺术,化为神,化为灵魂的崇敬.诗人浪漫的踏住彩虹,这是他近来最常见的笔触,显示了自己清高的内心世界.如陶渊明一般离开尘杂,逃避世俗.诗人的精神境界是值得赞赏的.可他消极避世的思想会给文学界很大的弯曲.

诗人的这篇新作灵动飞扬,诗歌语言美丽.描写的图景生动活泼,清幽缠绵,浪漫传奇.是化物为人的相当成功的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首诗歌.诗人的逻辑明晰,整一篇诗歌把诗人的感情和轻烟的流质融会在一起,产生一种灵动传神的艺术新感触.天人合一,谐美生动.但说回来,诗人由于不得志而纵情自然,回归自然的做法,我有点不赞同,毕竟诗人还算年青,一切都还有希望,一切都还有可能.面对现实是诗人的任务.做一个心灵高尚纯洁的人,很美丽,让所有人新动而向往,但最终,还得面对这世俗,还得回到社会,还得继续凡人的情感和生活.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诗人不必生气.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2/1/0/27/11e96b3e9f2g214.jpg

聆雨亭诗歌博客网址是:http://juanrushi.blog.sohu.com/

他的新浪--同心阁网址:http://blog.sina.com.cn/juanru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戒烟
后一篇:感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