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4徒步婺源五岭古道(走)

标签:
婺源五岭古道徒步登山江湾璜茅 |
分类: (西)南方 |
婺源五岭古道是江西江湾镇到安徽璜茅村的一段古驿道,其间需翻越五个山岭口,故称五岭古道。古道从婺源县江湾镇的一座叫新坑桥的路亭开始,首先翻越谭公岭至茗坦村,穿村而过,爬第二座对镜岭至牌楼底村,古道在此被水泥公路取代,公路经羊斗岭后到江西边界的里塔坑村终止,之后古道再翻过塔岭(头)过省界来到安徽省休宁县的外塔坑村,最后到达终点璜茅村。传说中的五岭似乎只有四岭,有介绍说的还有一座叫“牌岭”的山岭无法印证,还有说是“新岭”的也无从谈起。(第二天补注:再次念读有关谭昌言的记载“更令婺源知县,邑故有金竺岭,坦经久废,行者绕芙蓉岭,险同蜀栈。昌言劈新岭,往来者德之,号谭公岭。”,刹那间停留在“昌言劈新岭”这句话上,“新岭”难道出自于此?按照正常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谭昌言提出开辟新的山岭驿道”,而不是开辟一条叫做“新岭”的驿道,严格原文的描述,新驿道也没有明确就是在金竺岭上,也可能是其它什么地方,甚至就是在芙蓉岭上另辟路径改建扩建,古文表面上的言简意赅,实际上是非常不严谨的,为后人带来无限的臆想,哎。。。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究竟是哪五个岭呢,比较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婺源五岭古驿道是指古时婺源东部(婺东)去徽州府所经的最主要的五段山岭驿道,分别是谭公岭、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扶车岭,其实婺东地区有很多山岭(以及相应的古道),但都达不到这五岭驿道的重要级别,其中最高的谭公岭和芙蓉岭可谓是婺东出徽州府最大的屏障,当然也是最近之道,两岭驿道依同一山脉相邻并驾齐驱,前者平缓慢进,后者陡直快上,起终点相互交汇。之后必经对镜岭、羊斗岭和塔岭三段驿道,这就是我们现在徒步的所谓婺源五岭古道,只是谭公岭和芙蓉岭是二选一罢了。而不常提起的扶车岭则是位于塔岭东侧的北部,是婺东通往徽州府另一条沿蜿蜒平缓的山谷道路中唯一一座必经的较高山岭,所以现在的S220省道就选用了走此线路,当然距离也相对较长。最新的杭瑞高速公路也是和五岭古道并行的,利用现代的科技和工业手段直接打通塔岭隧道,古人是难以想象的。
(第四天补注:经过仔细查证,终于搞清楚了,五岭古道的五段山岭驿道分别是:第一段芙蓉岭和谭公岭只是同一条路上的两个不同路径;第二段对镜岭;第三段羊斗岭(也有叫羊帝岭);第四段塔岭;第五段的确就是新岭驿道,由于婺源五岭古道的介绍一直说是江湾到璜茅,所以眼光被束缚在这个范围内,而新岭正是位于璜茅以北,从地形上来看,翻过新岭就到达山斗乡了,之后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直达徽州府,这样五岭之道可谓据实完整,补充一张最后的新岭图片(原始大图),以后有机会去走走。)
国庆期间热门景区江湾镇实行交通管制,被迫在远离起点1.5公里的大型停车场提前开走,全程距离超过22公里,累计爬高近900米,下降约750米。
长时间已没有下雨了,高温炎热(第二天气温急降近20度),中途所经村落几乎没有商业气息,饮用瓶装水绝迹,大家只能大量罐装山野蓄水,以解燃眉之急,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位队员中暑在最后一岭前退出。
红色徒步线路(原始大图),绿色为这次迂回接应的杭瑞高速公路,粉色为S220省道。
时间表(原始大图)
终点璜茅村合影蓄势准备杀向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