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札记 |
子路和颜回是孔子著名的两大弟子,一个以性刚闻名,一个则以好学称世。
先说说子路。
据《史记》记载: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大概是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未受教于孔子之前,性情粗狂,好勇力。戴着一顶雄鸡冠式的帽子,佩着用公猪皮装饰的剑,冒犯过孔子。后来孔子用礼慢慢诱导他,子路心悦诚服,因而成了孔子的学生,跟随孔子差不多有四十年。
读《论语》时,感觉他和最初那副武夫形象相去甚远,是个富有生命力和性格魅力的人。
《论语》中形容他“行行如也”。“行行”的意思是刚强亢直。从《子见南子》的故事中,子路的性格一览无余。
孔子拜见齐国卫灵公的妻子南子回来(史书上说她“美且淫”),子路不高兴了,逼得孔子赌咒发誓说,我如果和她做了什么坏事,天会惩罚我的!天会惩罚我的!
这是论语当中最堪玩味的一则故事,每读之,每笑之。孔圣人的样子真是可爱,一点也不像朱程理学中那个刻板的老夫子形象。
孔子去和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女人见面,别的学生不吭声,即使心里有意见也不表露出来,惟有子路敢给老师脸子看。
有一回孔子问众弟子:假如让你们每个人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儿,你们都想干什么呢?子路立马说,如果一个国家外有强敌、内有饥荒,我只要用三年时间,就能让那里的老百姓勇敢无畏,而且明白道理。孔子听了什么反应呢?晒笑他。
孔子听子路鼓瑟,音乐中有杀伐之气,知道其必不能善终。
后来子路出任蒲邑大夫,临走辞行时,孔子还特地嘱咐了几句。但他依旧没能逃过劫难,卷入卫国内乱而死。
当子路被剁成肉酱的消息传来,嗜肉如命的孔子让人把家里的肉酱都倒掉了……
太过刚强容易折断、过于软弱则不能自立。
一个人性格方面突出的优点也可能成为日后致命的短板。
古希腊德尔斐神殿的三角楣上曾刻有两句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这才是为人处世的精髓。
但人往往是看得破忍不过。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命运吧。就像嵇康,让《广陵散》终成绝响。
身居陋室,满足于一箪食一壶饮,再不作他想。幸而短命早死了,否则哪位女子嫁给他,真是倒八辈子霉了。铅刀还贵在一割呢!读了那么多的书,却不接受任何官禄安排,还美其曰:“安贫乐道”。拿今天的话来形容,懒汉一个!
可以想象一下,即使家无隔夜之炊、顾架无悬衣,人家书呆子照旧安之若素地大读圣贤书,情何以堪?
“学成文武艺,货买帝王家”,自古是普天下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和追求。就连陶渊明那样淡薄的人,也曾渴望干出一番大济苍生的事业,却“有志不获聘”,他是欲有为而不能也。
再看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隐士,他们之所以要隐起来,无非是为了自抬身价,再待时而飞罢了。
毕竟,人是为了幸福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不违背道义的大前提下,既然我们有能力让自己过的好点,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