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评课
(2013-09-14 19:02:51)
标签:
关于更多不可能课堂归一 |
分类: 化学教学技能训练作业 |
“氧化还原反应“评课稿
保老师的这一节课主要分为三个课时完成,充分地使同学通过认识氧化反应到了解氧化反应再到逐步掌握氧化反应的本质。第一课时主要由化合价升降揭示了一般情况下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再由此带出双线桥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主要由化合价升降引导出氧化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从而带出单线桥的表示方法,自然而然的给出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概念,由此开始进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成对出现的一系列概念。
课堂三个课时,以抛出概念与方法,同学逐个练习,再评讲加强对概念与方法的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同学在课堂上有效的参与,逐一的思考,避免了同学一时无法接受众多化学理论性知识弱点。
一·从教学设计思路上分析
教学设计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与达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学目标体系主要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课程应当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保老师的课堂准确的把握了这一点。通过简单平实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字,我们可以猜想肯定与氧气有关系,那么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有哪些呢?”提问,使学生通过这一简单的问题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再由“硫,氯参加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呢”引出化合价的升降是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老师总是由较为简单浅显,同学们可用现学知识稍加判断给出答案的问题,给予解答后带出课堂重点知识。整个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引导训练,提问学生给出答案,正确讲解再训练巩固的思路,使同学们一边思考问题,一边有序做课堂训练,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培养了学生从疑问中解答,从解答中获取知识,再把知识为我所用的习惯。
二·从讲解上分析
讲解好与坏的评判标准除了教师是否能表达清晰流利连贯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学生是否听懂。而听懂与否又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师讲解的好与坏了。怎样能够将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不仅让学习能力好的同学理解,也能够使程度较低的同学理解呢?保老师在该课题中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例如在讲如何由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时,保老师给出了“升价,高处走,高高飘扬,扬,氧,氧化,相反地降低则是还原反应了”由同音字,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还给出了类似口诀一样的东西,即使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稍加记忆,便能良好判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了。
再例如,在利用单线桥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关系时,如何快速标出箭头指向方向,保老师又给出了教简单的方法。只需要先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上方标↑,相应的在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上方标↓,“先升再降,一连就行了”
再比如,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地方,首先提出“氧化性还原性只在氧化剂还原剂中才有么,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有么?”问题,再设问的方式解答,“从价态上分析”又给出形象的例子,“氧化性与还原性打架,打回去打回来,难道如此往复么,当然不可能,氧化性还原性是有强弱之分的。”连贯简洁的引出氧化剂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三·从提问与回答上分析
整堂课的讲解清晰易懂,简单明了,适当的提问解答,解答重点重复等,做到了承前启后,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四·从作业设计上分析
五·其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