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有RO膜生产企业人士撰文,“不建议”将反渗透净水机浓水回流进RO膜以提高产水率,理由有两个:
一、浓水回流“势必造成RO膜TDS的持续上升,不可避免的造成反渗透膜内部结垢,从而降低了膜的出水量、水质和寿命”。
二、“尽管会有些技术措施比如频繁脉冲冲洗、采取阻垢措施等会提高膜的回收率,但这么做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是单纯考虑这台净水机本体,而没有综合考虑家庭用水的特点及水质要求”。
http://s12/mw690/001Zvyvhzy6Lr9R1LSP6b本人只是一个净水机行业经营者,不是什么专家。这几年,在行业内耳濡目染,对RO净水机仅略知皮毛。我公司推出的沁尔康微废水RO机,正是采用了浓水回流的基本原理,经过近3年的市场验证,可靠,也受市场欢迎。实践和理论让我不得不对此得出结论: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这位人士所说的第一点,“浓水回流必然引起膜内结垢,缩短寿命”。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浓水回流以提高产水率的做法,是已经被长期实践证明有效且可靠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寻找其他依据,只要认真学习顾久传先生的几篇系列文章,就可以明白。顾老师从1982年开始参与电子工业用反渗透装置的设计、调试、维护工作,有丰富的经验,他在文章中反复表述一个事实:工业反渗透采用多级RO膜,使前级浓水流入后节RO膜,以提高产水率。事实上,这也是工业反渗透系统设计的常规做法,正是采用这样的系统,可以使综合产水率达到70%以上。
单支RO膜的浓水回流,与多支RO膜的“接力”式反渗透,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将浓水进行多次反渗透,以最大限度提取纯水。我想,作为膜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此不可能不懂。
那么,浓水回流一定会造成膜内部结垢从而影响膜寿命吗?
如果简单地将浓水回流,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当然,造成膜堵塞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结垢”。在工业反渗透系统中,通常依靠软化、添加阻垢剂、电磁阻垢、加药清洗等措施,保护RO膜,使其寿命不会缩短。但因为成本、系统复杂性等因素,这些措施难以简单地应用到家用反渗透净水机上。正因为如此,行业中早年出现的一些家用RO机浓水回流技术的确是不成熟的,是以牺牲膜寿命为代价的。反对者如果对微废水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那个阶段,必定会产生误解,自认为有理。
但是,反渗透膜污堵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TDS升高。它是水中溶解盐的具体种类及浓度、有机物、水的流速流量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通过降低产水率,或者说增强对RO膜的冲洗,可以抵消因TDS浓度升高而增加的结垢风险。
RO膜技术参数中推荐的产水率是不超过15%,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5.7。普通RO机把废水比设为1:3,产水率实际是25%,已经超过了膜的使用要求,在牺牲膜使用寿命了。
反对微废水的人,在批评微废水RO机产水率过高、违反了RO膜的产水率技术要求时,通常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混淆了瞬时产水率和综合产水率(制水时,不含冲洗水)的概念。
微废水RO机的综合产水率,以沁尔康为例是3:1,即高达75%。但这个产水率是通过浓水的循环获得的,无关RO膜的瞬时产水率。
RO膜技术参数上推荐的的产水率,指的是瞬时产水率,就是在水一次流经RO膜时提取的纯水比例不超过15%。沁尔康微废水RO机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将循环回路的节流阀流量加大为600CC,排放废水为50CC,这样,当纯水出水量为每分钟150CC时,实际原水流量为:
600 50 150=800CC
此时的产水率为:
150/800*100%=18.75%,远低于普通RO机的25%。
通过这一措施,加上其他手段,沁尔康微废水RO机膜的使用寿命完全没有缩短,这在市场上已经被一再验证。所以,浓水回用不一定会造成膜内结垢,缩短寿命。
至于这位业内人士所说的第二点:“浓水回流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就更无从说起了。浓水回流提高综合产水率,出发点就是减少RO机的废水,改善顾客的使用体验,减少社会对行业的批评,何错之有啊?中怡康最近公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消费者不购买纯水机的原因中,因为“有废水产生”的比例高达47%,是消费者对纯水机关注的重点。当然,这位行业人士认为正确的出发点应该是完全收集废水加以利用,而不是减少废水,这也没有错。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社会的多元性、方案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天下唯一正确的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编辑推荐】1、欢迎下载水网官网手机客户端,随时了解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