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旅度假斯里兰卡锡兰红茶羽子偕老旅行故事 |
分类: 亚洲 |



大部分斯里兰卡人从事农业工作,但是旅游业的地位也日渐上升。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在超市买东西可能需要耐心的等一下收银员。几乎所有的公司每天都有两次喝茶时间。善良、淳朴是斯里兰卡人民的共性。


斯里兰卡绝大多数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宗教相关,寺庙随处可见。



虽然紧挨印度,同属于南亚文化圈,斯里兰卡人以他们干净整洁自豪。

这里的人热情好客又具有幽默感,路边小孩子纯真无邪的眼神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你,成为旅途中珍贵的记忆。

跟孩子们拍完照,孩子的妈妈说想要照片,而他们没有什么电子信息通道获取,唯一的是留下了他们斯里兰卡的地址,我决定回国后把照片晒出来,邮给他们。

感觉这里的孩子都特别纯朴腼腆,特别是女孩,离开时候的挥手告别,特别让人觉得这种朴实感。

在斯里兰卡,想去的地方都是比较远,必须一路坐车坐车坐车,途中经常看到哪里有餐厅就停车下去借个厕所。

在沿途,看见了一家手工艺品店,起初是进去借个洗手间,门面虽简陋,但进去才发现,原来你们各色各样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门口是他们做简单工艺的地方。

店里的小伙子埋头做着自己的工作,也发现,里面坐着两个女孩,她们也拿着工具,一钉一锤地工作着。


这些手工艺术品的做工非常精致,都是用一整块原木雕刻而成。


这些特色面具非常好看,主要是避邪作用,当现在多用来做装饰品。

斯里兰卡的手工艺品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斯里兰卡的手工艺品除珠宝以外本质上属于家庭手工。

所生产的产品使用的都是天然的原料以及经过时间考验的古老技术。

其传统的技能使斯里兰卡手工艺品的特征、身份、纯度都得以保存。


看着可爱小姑娘在认真地工作者,我也忍不住去体验了一把,细工细活真的不简单,考验技术,也考验你的耐心与毅力。


木雕彩绘也同样精彩,雕刻好的工艺品,通过上色,使得作品都活灵活现。



满墙都是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具,特别好看。


不得不佩服斯里兰卡人的聪明与丰富的想像力。


本来一路都是晴天,可是突然一阵大雨,路有点湿滑,这一段路也相对狭小,而且在山上,所以我们准备避雨,来到一个香料园。
斯里兰卡中部高山地区,便是香草园集中地。偌大的园林内花草繁盛,据园主Mahesh介绍,园内的香草种类便超过85种,只见他随手摘来,看似平凡的花草,原是胡椒、黄姜、肉桂、豆寇、丁香、檀香及云呢拿等,都是当地人常用的香料。

另外还有形如苦瓜的植物,切开后内藏一颗颗的紫色果仁,原来是可可豆的真身,味道甘苦,一点也不可口,倒不及其果肉甜美!

斯里兰卡特有的红辣椒。斯里兰卡临近赤道,终年如夏,雨量充足,特别适合奇花异草生长,自古以来盛產各种香料,与邻国印度可谓不相伯仲,更早有香料天堂美誉。斯里兰卡人对香料的应用,更是极见广泛,除却饮食,还扩展至健体及治疗各种奇难杂症等。

斯里兰卡资源丰富,16世纪,葡萄牙及荷兰等国便看中当地庞大的香料贸易市场而大举侵略。

这些香草及果实经採摘后,一般还得经过晒乾或特别处理,才可成為具食用价值或疗效的香料。他们每天跟这些香料打交道,早悟出各种香料的独特用途:檀香可治暗疮及口臭,豆寇果有治头痛及驱蚊的功效,杏仁加绿茶能降胆固醇,而最负盛名的椰王油,便是脱髮者的救星等等。

我试了一下他们的脱毛膏,经过十分钟与纸巾轻轻抹一下,多余的毛就轻松脱落,而且不痛不痒,果然名不虚传。

穿过竹林,看到香料园里有人正在碾咖喱粉,便上前去看看。

几种并不清楚的植物放到了一起,他们碾了几下,空气中就散发着浓浓的咖喱味,表示这个太神奇了,也想试试碾一下。


试了过后才知道,原来弄咖喱粉特别的不容易,掌握力度与技巧,不然才开始就已经手酸了。


在香料园,也尝到了一种脆脆的饼,特别香,原材料似乎挺简单,但却是一种很有异乡的味道。


盛产香草及宝石之余,充足雨量还带给斯里兰卡大量果物收成,走在街头,随处可见挂满琳瑯满目水果的小店,便成为斯里兰卡的一道独特风景,更是游人不可多得的休闲加油站。

盛产香草及宝石之余,充足雨量还带给斯里兰卡大量果物收成,走在街头,随处可见挂满琳瑯满目水果的小店,便成为斯里兰卡的一道独特风景,更是游人不可多得的休闲加油站。

这几天一直想说怎么没看到榴莲,留意了好久,差点又错过了,在路边我们却停了车,一个小小的榴莲,单身可以捧起。

打开后,果肉也非常饱满,香味浓郁,第一个好吃,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吃得非常满足,价格是400卢比,相对于人民币50块一个,应该算是不贵的。


看们的围观过后,越来越多也走了过来帮衬,实在是太美味了。


在榴莲地,一个顾客走过来,我假装与他交流,但他却默默不出声挑自己的榴莲,并不相信我给他挑的,哈哈。


斯里兰卡现以锡兰红茶为人熟悉,然而该国种植茶叶的历史,其实十分短暂,据说是英国人在19世纪入侵时才告展开,远不及其香料产业历史悠久。


锡兰高地红茶与安徽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三大红茶。其主要品种有乌沃茶或乌巴茶、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几种。无论色、香、味都较前二者淡。

这里是锡兰茶的一个加工点。

锡兰红茶是世界著名的高山红茶,在世界最流行的今天,它的生产和种植都是紧跟世界的步伐。
同时斯里兰卡也是橡胶出口与椰棕出口的国家。

在生产基地,机器在运行,在这里也了解到原来除了最出名的红茶,其实最好的应该是金茶和银茶。


这就是最好的金茶。

新鲜的茶叶采摘过后在这里加工做成茶叶,我也买了几包回去 ,确定入口口感不错。


锡兰高地红茶汤色橙黄,香味清芬,口感稍近绿茶。

当地的小孩子都很漂亮,而且特别喜欢和外国人打招呼,声音也让人喜欢。

斯里兰卡的教育是免费到大学的,但收费昂贵的贵族学校也有很多,还有不少的女生学校。各个学校的校服都不太一样,头上的蝴蝶结也不同颜色,但都是很耀眼的白色。

来到斯里兰卡仅两天,当地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论职业、职位如何,每个人对待生活都是一样的淡定从容,虽然其间透出些许散漫,但他们的那种淡定与从容,仍然让人羡慕。

究其原因,或许是宗教精神使然,也可能是虽为岛国但物产富饶,人们不用为生计操过多的心。大自然赐予斯里兰卡人太多,即使没蔬菜了,很多树叶摘下来,切碎,用椰奶或椰油甚至是咖喱拌起来,也是一道充饥又解馋的美味。大自然如此厚爱,难怪斯里兰卡人如此。


路过的公车上,一个斯里兰卡人看我站在路边拿着相机,他探出个头向我微笑,他们也特别喜欢拍照。


其实,斯里兰卡人的这种淡定从容,似乎还透着点英国绅士般的优雅。且不说成年人,人人打招呼必带真诚的微笑,即使少不更事的孩童,身上似乎带着一种娘胎里带来的彬彬有礼。不论城乡,概莫不如此。


一开始来到斯里兰卡,我并不是很敢拿着相机对着人拍照,慢慢发现,其实有时候拿着相机在手上,他们更多的是主动向我打招呼,要求给他们拍照,他们摆出各种高兴的POSE,其实,那时候起,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所有的担心与忧虑通通都迎刃而解。


在途中遇到的一切美好,不,很多人说,每一次从我图片里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我想了想,其实这应该是跟一个人的心态有关,凡事都积极乐观一点,整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


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快乐的人,挺好。
更多关于我的旅途和分享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羽子偕老
微信公众平台:羽子偕老旅行记(qizicool777)
个人微信号:qizicool
更多海岛旅游信息关注爱旅度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