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耀东国学诗书画
王耀东国学诗书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9
  • 关注人气:3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诗与远方

(2022-09-16 11:54:24)

诗人必须具有明亮的眼睛,才能穿透现实中的隐藏

    ——读崔桂芹的《诗与远方》

                     耀

“一本书,一片敞开的原野”,这是诗人崔桂芹诗的名句,我发现这句诗虽然写得短,却一下子揭开了诗书的文幕。书是什么呢?她写道:是一片敞开的原野”,此句多么具有象征性,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敞开的原野”,多么辽阔,博大而又神奇啊,说它不是孤立的山,确信它是此起彼伏贮满着美丽风情的原野,具有崇高而又富有的魅力。在这首诗的下面,她写的诗又深了一层:“我如雏鸽/日夜啄食/这饱满的谷粒//诗的羽毛/便日渐丰满”,我,诗人把自己比喻一只“雏鸽”,这个雏鸽”,就是对诗人自身及对原野的渗透与比较,“诗的羽毛/便日渐丰满”,看出了这片“原野”给诗人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丰厚的营养,这个营养就是虚构和非虚构的结合,同时闪耀着思辨的锋芒和宏观上的妙趣。在这种“原野”面前,诗人又是谁呢?崔桂芹将自己比喻是一只“雏鸽”,这只雏鸽妙在靠吃这片原野上的谷粒,而成长,生长出翅膀的,从中就看出了这片“原野”内涵的博大与丰富,从中诗人才能将飞翔的羽毛从局部走向辽阔的远方。就这样一只雏鸽就用象征与隐喻告诉了人类,书的价值是诗人眼中独有的疆域。也是诗人浪漫生智,柔和又宁静而闪耀的独有力量,有了它,诗人才会不停的从它身上获取意识的无常,获取创造自己神奇的艺术魅力

崔桂芹这首诗仅仅六句,就非常象征性的说出了诗人是如何运用自我的感知去创造艺术生命的存在。就用这么一只“雏鸽”的寓意,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寻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听取到诗的多韵乐谱,挺起了具有幻想飞翔万里羽毛。就开始了“远离浮躁和争吵/去不停的发现生活的美好”,从中才成了“爱的使者”,去把积存多年的情窦/一一点亮,“大踏步越过荒原/到竹林吹响它的风笛”。她的诗每一句都是灵魂的暗流,刻划出自我之迷的神性图像。

从这首短诗上,我们可以看出,崔桂芹诗人诗的特性。她最近要出版一本名叫《诗和远方》诗集,就是用“它山之石”以“”去攻玉,以丰富的人文思路,提升自身生命的力量,进入原野的洞穴,在诗的远方抒写出诗的新景观。我看了这本诗集,发现虽然写的多是短诗,意义却极为深远。用一本书,比喻原野一样文字的积累,用诗的远方。去创造诗的清新又悠远的新梦。“这个邹鸽是谁?”为什么她能将心灵的火花,一点点的点亮呢?这就是诗与现实对话的沟通。

诗人与现实谁是主角?诗人才是原野现实上的一个个体,有了人生个体感觉,才能接通原野整体的统一。人的主体的审美与现实原实合为一体,从审美意义上讲就有了意象化的吉光片羽与人与现实的纽带。有了这种艺术的构想,才能揭示出生活中的哲学价值。但作为一个诗人,如何打开自己的想象,用象征性的心灵语言,来揭示诗人眼中的现实,去创造超出自我的晶莹剔透的具有终极意义的灵魂疆域,这就是说人的审美,心理,情感才是的不可缺失的元素。有了这种自我奋发的写作,它的价值才能是穿越历史的道路,也是中国几千年来能创造诗歌最美的艺术本源与本质。

这种抒写,告诉了我们,文学就是人学,这种人学必须从辽阔的原野上提取的精华,人在原野上,飞翔在天空之下,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从此来看,诗的本质虽然是沉睡于大自然的空虚之中,但却能最具有最高度的历史性,有了此种的变化,诗人才变得无限的富有,它的诗才能影响一个历史具有永恒性的时代。

当诗人沉思于现实与生命时,她发现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宏传。从中明白了诗人在写诗时的重要体验,她沉湎于一切的想象之中,任何与现实在诗面前都宛若一个个境。表面看起来,它似乎是用各种词语玩出的一埸埸游戏。其实这是诗人在原野的位置上心灵中绽放出的宇宙之花。下面我们再看崔桂芹写的短诗:名字叫《唤雨》,她写道:

       迎着晨光

我感知

风的舞步

一种勃发的生机

 

是在传媒爱情吗

 

一次交欢

使大地羽化

 

我伸开双臂

唤雨

雨来自天堂

当你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它似乎有一种朦朦眬眬的感觉,她迎着晨光我感知风的舞步一种勃发的生机”,开头写出这几句,似乎是在描写一种风景,但诗人突然发出“是在传媒爱情吗”,这就是诗人对风景柔美中的连接,于是才有了“传媒爱情”寻问?诗人对爱的这种述说,不是直言直述,而是拉开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让你的去联想。这是诗人对晨光和对风的舞步,“一种勃发的生机出现了”的铺奠,实际是对人生何为真爱的一种撞击,“一次交欢/使大地羽化”这种富于爱情的变化,又对前边的描写深了一个层次,从天地的交欢之中,诗人终于发现 :“一次交欢/使大地羽化”,爱变成了一种神性的东西,实际是一种多变的财富,崔桂芹在诗中受惠于自己的联象与夸张。于是就丰富了她诗的意象,又充实了她诗的意味。才有了我们喜欢读到的:“一个精妙的意象,点亮了一首最美的诗。”再看她诗的下句:

      我伸开双臂

唤雨

雨来自天堂

  从晨光的鲜美,风姿的舞步,诗人终于看出,天地的交欢,终于“羽化”,这个“羽化”,这是一种爱的孵化。凭着现实中玫瑰式的孵化,玫瑰的光线一下进入了诗的本质,此时诗人才突然伸出手臂,大呼:雨终于来了,而且来自天堂。你看这种爱是多么的斑谰多彩,婀娜多姿啊,这种美恰恰就是来自在天地交合的情怀之中。这雨实际是人生流泪似的天地合一。所以说,诗人的灵感是对大自然瞬间的探视。在这首开头写的一个晨光一闪,一个风的舞姿,大地的羽化,实际都是诗的内在神秘的闪现,这种现象就是靠诗人的灵光去透视出来的,有了这些天地汇聚的形象统一,诗的天堂也就出现了。这也诗的神秘事件的发现与产生。

   写诗,说到家就是就是用眼睛去凝视现实,凝视诗人自己的心灵,诗有了心灵的发现,才有了对诗的导航,所以说意象是诗的一个生命的元素,有了它才能获取生命精神上解放。崔桂芹有一首写《晨》的诗:

 

把耳朵唤醒

将幸福的声音倾听

点亮智慧的眼睛

处处都是美好的风景

心中充满激情

路上就是成功

清晨

愿你伴着祝福前行

收获幸福一生

  诗是什么,诗是一种力量,是灵感超越的暗示,每一句诗都是灵光转换的聚射,高一句低一句都是在扩展语言的领域,让人的领悟在瞬间产生出的美丽。崔桂芹的诗句把耳朵唤醒/将幸福的声音倾听/点亮智慧的眼睛/处处都是美好的风景/心中充满激情/路上就是成功”写的就是人的感官意识瞬间在梦中苏醒,每一个诗的形象出现,都是在诗人心中灵光的一气呵成。这种诗的活力是一种振翅欲飞的美。崔桂芹写的一首“心愿”就闪耀着这种感官。

      生活装上翅膀

就能快乐飞翔

为心灵装满真情

就能温馨荡漾

 

为短信装载祝福

就能暖意流淌

愿这小小的诗行

为你送去一片安康吉祥

意象在诗中都是爆发动力的特性,这种生活装上翅膀”“为心灵装满真情”就是为了增强诗的味觉,触觉,动觉,使人的知,情,理,意,合变成而为一的生命绽放。再看下面这首诗。题目是:“因为爱”

 

是什么力量

使我如蓓蕾

绽放在午夜的森林

 

湿润的东风

大踏步越过荒原

到竹林吹响它的风笛

 

群星闪耀他们最初的华彩

雨水淌成小溪

在狭窄的小径上奔流

 

游荡的春风

带来花的消息

 

夜色啊

我感觉到它的美

就像在熄了灯后

被爱的女

诗人将自己的爱不是固定定在一种形式上,它不停的旋转变形,一句是绽放在午夜的森林”一句是“大踏步越过荒原”,还有“群星”,“小溪”,“游荡的春风”,“夜色啊”,这样一个个的意象转换,丰富了对爱的透视。表面看是一种意象并列,实际是将爱的内涵扩大化与深化。这种创新形式,将有“珠”和无“串”,实际打开了爱的一种空间,实际是将明与暗,显与隐的贯穿与结合,这是对叠映意象情绪意象的流动。从中看出此诗是诗人用一种智境创造的神圣。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理解她的诗,也学着在诗中加强一下间歇,停顿,过渡,和转移的方式,表现出诗的多种转折的奖态。增加现代诗的韵味。

这种对人生爱的美化,实际是对中国现代诗的一种精确提练,这种超人的情境,反映的是天与人,人与物之意的合谐。可以成为时代情思和心理体验的结晶。这也是当下时代至高无上的精神交流和史无前例的生命情调。这种诗情实际是在打造现实与美学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诗走向最高的人生价值。

2022年8月20日——9月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评诗与远方
后一篇:金色的枫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