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本片之前需要重温上一集,瑞秋啊折纸啊一边记录眼球一边问问题啊什么的。续作以前作的核心内容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粉丝电影。这片票房只能靠粉丝撑着,不管别人怎么说,粉丝该看还会看,不想看的观众说什么也不会去看,好评差评都不会影响票房。
本片的取景以中远景为主,导演Denis Villeneuve本也不是一个喜欢特写镜头的人,所以如果大家在银幕上看到了明显和前后情绪接不上的特写、近景、噪点多的画面,基本都是封建大家长的杰作,这样的画面数量还不少,建议大家上网搜一搜,脑补还原一下。
片中有一些俄罗斯元素值得注意。开场Sapper Morton家的大棚上写了俄语(写的好像是теплица,大棚的意思);男主女朋友JOI要给他读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微暗的火》(Pale Fire),但事实上男主基准线测试中不停重复的语句就来自这本书;JOI显形装置的开机关机音乐,用的是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的《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另外reddit网友说JOI是Jerk Off Instruction的缩写,也有点道理。
视觉效果很炫。Roger Deakins的摄影很好,沙尘暴戏让我想起了《边境杀手》(Sicario)里的黄昏行军戏,后者color palette里的琥珀色(?)拓展到全屏就是沙尘暴了。
https://wx3/large/6cc47a75ly1fkxqxd5n9rj21hc0mowfz.jpg
https://wx2/large/6cc47a75ly1fkxqxqtvryj21kw0nu7dn.jpg
上周新浪潮论坛,严蓬老师评价《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是科幻电影当仁不让的前两名,2001很正,银翼很邪。我特别认同严老师的评价,我是2001党,不知道严老师的评价是不是替我找到了不喜欢银翼的正当理由。粉丝们喜欢银翼的原因我都不反对,我不喜欢银翼的原因主要是形式上过于故弄玄虚,每句台词都要不好好说才能显逼格;另外就是自我解释的内容过多,每场戏都在重复解释一小部分信息,其他该说的还没说,时间到了就切到下一场,断裂感很强。
《银翼杀手2049》的制作团队非常希望能复制前作的观感,可惜2049的视听不像前作那样邪性了。特别刻意地凹造型固然不太好,没能达到原作的邪典风格可能只是粉丝群体的不理智要求,但起码在打光和景别方面还是可以做一点文章的,但是编导没有做足,前作画面中的紧迫感和压抑感在续作里找不到了。
2049在自我解释方面比前作变本加厉,我很失望。记忆制造师先解释一大通复制人的记忆都是假的,然后马上哭唧唧告诉观众男主的记忆是真实的?这种情节设计很缺乏技巧,目的性太强,和综艺节目录制现场工作人员举牌告诉观众“此处应有掌声”有什么区别?2001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库布里克不解释,未来是未知的,如果观众全看懂了,片子就失败了。
尽管押井守《攻壳机动队》在概念上大量复制了银翼,但是每场戏的信息都给得很完整,一定是观众在潜意识里觉得这场戏可以过了,再切到下一场戏。巴特和素子爱情的微妙程度更甚于Deckard和Rachael的感情。所以如果评选我最喜爱的科幻电影,2001第一,攻壳排在银翼之前。
剧本其他地方也很粗制滥造。打了一会儿突然停手说I like this song是什么鬼?没话找话吗?床戏2 1太生硬了,JOI对男主的情感还没发展到这个程度就玩得这么开?这场戏让我想起1994年的比利时电影《绝代妖姬》(Farinelli),女主爱上了男主,但男主是阉人歌手(castrato),于是女主就一边欣赏男主的颜,一边和男主的哥哥上床,最后成功怀孕,皆大欢喜。
故事中正聊着Deckard和Rachael的往事,居然话锋一转开始说两个人的见面是上级设计好的?就好像你和你老公在楼下咖啡馆遇到一个比你小30岁的陌生邻居,邻居问你:你爱你老公吗?
你:爱。
朋友:你老公爱你吗?
你:爱。
朋友:你俩的孩子我能看看吗?
你:对不起我们家孩子太小,不方便随便见人。
朋友话锋一转:你不觉得你老公跟你结婚是为了你爸妈的房子吗?
可惜像这样不合时宜的部分在本片剧本中到处都是。Harrison Ford在水里不知所措地折腾那场戏,我差点当场破口大笑,这是一部以逼格留名影史的影片续作应该有的情节吗?编剧是在写喜剧吗?旁边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镜头一个劲儿拍Harrison Ford在水里挣扎?上一集的俊朗硬汉这一集成了孤寡老人,你们就这么折腾他?
Ryan Gosling看上去不像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刀锋上的奔跑者。他太尤物,太隔壁大哥哥了。他演的所谓狠角色也都挺孱弱,这一次他好像是刚从《唯神能恕》(Only God Forgives)片场走出来,又演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地装逼两小时之后被人狠揍一顿的角色。角色本身也很缺乏个性,从这个角度考虑,选角还是靠谱的。
今年居然在大银幕上看了两部Barkhad Abdi的戏,坎城竞赛的《好时光》(Good Time)和这部。这次他终于可以在电影里说家乡话了。不知道当年靠《菲利普船长》(Captain Phillips)入围奥斯卡之后,誓言不再当司机专职演戏的他混得怎么样。
片中我稍微有点感觉的台词是Dying for the right cause is the most human thing we can do.(为正当的理由而死是我们所能做的最有人性的事。)字幕翻译成“为同类而死”。我认同对于他们来说,同类是一个可以为之去死的正当理由,但是翻译成这样也确实褫夺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其他翻译有问题的地方还有好几处。我觉得在国内看引进片的时候,如果能听懂,最好还是不要看字幕,反而有助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