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感想
(2014-07-24 19:13:53)1.表面看上去,今年多伦多没有我之前想得那么强,今年威尼斯没有我之前想得那么弱。当然,多伦多还有一些电影没公布,说不定其中就有奥斯卡头号种子,而威尼斯也极有可能出现去年戛纳“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就像曼联新任主帅路易·范哈尔说的那样,“足球是没办法事先预测的,开赛之前你哪知道德国能赢巴西7-1,荷兰能赢巴西3-0,曼联只排第7,欧洲赛场都进不去”——最后一句是我加的,我实在是不满意上赛季我们的表现。奥斯卡种子的电影水准也没啥可期待的,在最近连年退步的趋势下,能有1、2部北美新片让人眼前一亮就能让咱伪球迷烧高香了。也许今年威尼斯真的能借着一堆戛纳落选片散一次德行也未可知喔。
2.说到戛纳落选片,威尼斯丽都岛的大毒蚊子又可以多喝几个戛纳大咖的血了。名单甫一公布,所有关注欧洲三大影展的咱伪球迷们看得下巴齐刷刷掉下来:一坨坨的戛纳不要的片子又入了威尼斯。真的是一坨坨的。蚊子岛影展可以更名为戛纳回收站了。
法提赫·阿金《切口》在今年4月戛纳发布会前几天宣布“因为导演的个人原因”不参与今年的戛纳影展。发布会上有记者拿这事问戛纳首席代表蒂耶里·弗雷茂,弗雷茂眯缝眼笑嘻嘻地说:你去问他呀。你去呀。我们当然知道原因咯,但是你去问他呀。你去呀。——然后今天《切口》宣布入围威尼斯。咱伪球迷们自动脑补剧情:
阿金:什么?又不让我进竞赛?!第几次了这是?!
弗雷茂:不好意思我们名额满了。
阿金:筛子!!!筛子!!!(Scheiße,“他妈的”的意思)
巴贝拉:来我们蚊子岛嘛。我们给你竞赛。
然后阿金对媒体宣布:是我自己不想去戛纳的。
今年谣传被戛纳放弃然后被威尼斯接盘的电影还有:
竞赛:
法提赫·阿金《切口》(The Cut)
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萨维尔·波伏瓦《荣耀的代价》(La Rançon de la gloire)
阿贝尔·费拉拉《帕索里尼》(Pasolini)
亚历杭卓·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鸟人》(Birdman)
伯努瓦·雅克《三颗心》(3 cœurs)
地平线:
冈谭·杜皮欧《现实》(Réalité)
洪尚秀《自由之丘》(자유의 언덕)
杜安·霍普金斯《旁道》(Bypass)
非竞赛: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追坚果的松鼠/她那样好好笑》(She’s Funny That Way)
詹姆斯·弗兰科《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
林权泽《花葬》(화장)
乌尔里希·塞德尔《地下室》(Im keller)
拉斯·冯·特里尔《女性瘾者2(加长版):导演剪辑版》(Nymphomaniac II (Long Version): Director’s Cut)
威尼斯日:
洛朗·冈泰《回到伊塔卡》(Retour à Ithaque)
克里斯托弗·奥诺雷《变形记》(Métamorphoses)
所以今年去不了戛纳去威尼斯也挺好,今年威尼斯看的是半个戛纳二队的比赛。
3.拉敏·巴拉尼是威尼斯硬嫡系。今年一个竞赛一个地平线。本来他走的是威尼斯出道然后升级戛纳的路线,结果升级没升好,只升到导演双周单元,估计这个结果真伤到他了,戛纳也是真看不上他的电影,从此之后他只来蚊子岛,再也没去过戛纳。
4.多伦多让我比较关注的是抢到了宁浩《心花路放》的世界首映。这件事对我这样一个伪球迷来说不知道该如何解读。早先有《泰囧》去柏林影展电影市场,结果卖相差强人意的表现,现在中国大陆的商业片在北美颁奖季头号前哨影展做世界首映,是因为咱们的商业类型片电影人意识到了北美的发行方比欧洲更有可能接受这种风格的电影,主动出击多伦多?还是说多伦多觉得咱中国市场出息了,像阿里巴巴的马云一样,不追逐官方背景而是追逐中国市场作为靠山,主动向宁浩抛出橄榄枝邀他参展?抑或是制作方想给中国媒体一个去多伦多的硬理由,让咱中国媒体有理由拉赞助然后去北美开开眼界?不知道唉,所以我决定听我的偶像的,我听曼联太上皇弗格森的,弗格森说啥我信啥。
宁浩这有点给柏林艺术总监迪特·科斯利克打脸的意思。科斯利克心想:我让你《无人区》进竞赛,你《心花路放》就不会等到我柏林电影市场再来,就这么猴急要去多伦多?北美那仨瓜俩子能占到你全球总票房多少?宁浩你这个负心人~
5.威尼斯艺术总监阿尔贝托·巴贝拉看见多伦多把发布会定在自己之前2天,肯定气疯了。剧透得好,剧透死你们丫意大利人!类似于《闯入者》《99个家》《帕索里尼》这种片子,多伦多一宣布他们是北美首映而不是世界首映或者国际首映,咱伪球迷就会心一笑,仿佛明白了什么,嘻嘻。
以后多伦多的发布会一定要保持住提前威尼斯2天举办的传统,咱伪球迷就可以提前2天猜到蚊子岛的竞赛和非竞赛大概不到一半的片子都有啥。
所以加拿大人公布片单的那天,当我看到我非常喜爱的德国新生代最强势导演之一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的《不死鸟》(Phönix)要在多伦多做世界首映,我心里非常难受。不仅落选戛纳,连自己的福地威尼斯也不要,居然要跑到完全不是自己势力范围的北美做世界首映?难道这次就真的有这么不济么?我希望这次是因为弗雷茂和巴贝拉看走眼,并且电影足够类型化,可以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如果是这样,即使落选戛纳威尼斯也不足惜,佩措尔德和尼娜·霍斯以后有的是机会冲击金棕榈。
当然,佩措尔德只要入围就可以了,因为我心目中的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当然是阿根廷小帅哥达米安·齐福隆的《荒蛮故事》(Relatos salvajes)啦!阿根廷电影今年在戛纳着实火了一把,齐福隆和利桑德罗·阿隆索双剑出击竞赛和一种关注。能贡献这么有实力的电影人,即使没拿世界杯,咱伪球迷的心也可以宽慰的啦!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齐福隆一定要拿下德国人佩措尔德,替同胞们报仇喔!然后下赛季要记得支持路易·范哈尔和曼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