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勿乱用“素质”与“素养”

(2011-04-19 14:03:28)
标签:

杨联菲

原创杂文

素质

素养

分辨

杂谈

分类: 杂碎类

慎勿乱用“素质”与“素养”

 

“素质”与“素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通过对比分析,我认为,素质就是一个人已经具备的秉赋和资质,是“底子”好不好的问题,用外语中的时态讲,它属于现在完成时。这里“素”的意思是本来的、原有的,“质”是底色、资质。而素养就不一样了,反映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素质基础上的日常训练、修养情况,是“状态”好不好的问题,用外语中的时态讲,它属于现在进行时。这里“素”的意思是平素的、日常的,“养”是修养、训练。

另一方面,素质与素养之间又是相通的。第一,素养能够转化为素质。如果一个人坚持不懈地修养、训练,提高素养,所取得的成果会不断地固化为素质,从而提高素质。即使自己过去素质并不高,也可以通过抓素养提高素质,迅速赶上来。因此对我们的具体工作来说,素质的差距不是本质差距。一个人履职能力强不强,主要决定于他的素养,决定于他的现实努力,而不是他的素质,不是那些固有的东西,更不是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第二,素质对素养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人的素质越高,往往越注重抓素养,所谓学然后知不足;素质越低,往往越不注意抓素养,所谓无知者无畏。因为有这层关系存在,所以素质与素养之间的差异经常被人们忽略,而且经常张冠李戴。

按平常理解,学历层次越高则素质越高,执行力越强,素质不高的则很可能把工作弄糟。但是我们现有的人都是经过一定的程序选拔进来的,素质相近,或者即使有一定差距也可以及时弥补,这时,决定执行力水平的就是素养,即工作状态,看谁更努力。而且,如果不注意抓素养,素质很高的人也会一事无成,大学生也会不如打工仔。

因此,建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定要把素质与素养分开来,不能乱说乱用,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素养摆在极高的位置上,大讲特讲,大抓特抓,因为处在一定位置上的人都具备一定的素质,甚至是竞争上岗的,决定一个他是优秀还是平庸的主要是素养,那么绩效考核、提拔使用时当然应该主要看素养,这才有利于提高执行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