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上册《DO  RE  MI》教案设计

(2011-06-05 16:47: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案收藏

DO  RE  MI》教学设计

课题:DO  RE  MI

课型:唱歌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把握歌曲的总体力度变化及歌曲中的休止符,准确演唱长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歌声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体验、讨论、探究、合作、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思考和想像,用恰当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唱、视、想、说、动、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世界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朗朗上口、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比如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

生:好!(随教师电子琴伴奏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生: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这位同学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歌?

生:想!(随教师电子琴伴奏齐唱歌曲)

师:其他同学还知道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生:中国的西部歌曲《青春舞曲》。

师:我们一起跟这位同学唱唱这首歌好吗?

生:好!(随教师电子琴伴奏齐唱歌曲)

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更是家喻户晓。影片讲述了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教育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故事。这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像七个跳跃的音符,组成了一首明快动人的旋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片段(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

二、进行新课,学唱歌曲:

(一)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影片中玛丽亚老师和孩子们的演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的情绪怎样呢?

生:欢快的、活泼的、轻松的、愉快的、优美的……

师:欢快跳跃的节奏、优美抒情的旋律、生动形象的歌词,让世人对这首歌曲难以忘怀。同学们想不想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呢?

生:想!

师: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起轻轻击拍学唱这首歌曲。

(二)学唱中文歌词:

1、模唱歌曲旋律:

 引导学生随多媒体课件中歌曲的范唱节奏轻轻击拍,并用lu音模唱歌曲的旋律。

2、学唱中文歌词:

 引导学生随歌曲节奏击拍轻声齐唱,教师电子琴伴奏。

3、纠正唱错之处:

各乐句结尾处的长音,用指挥拍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唱足时值。

两段歌词结尾处的旋律:

第一段结尾( )用手势的高低变化引导学生唱准确此处的旋律。

第二段结尾( )处启发学生,想办法出点子讨论解决用什么动作表示这个空拍以辅助唱准确节奏。(学生建议:空拍处可按照节拍击掌一下或点一下头或轻轻跺一下脚……)

假如有跑调现象,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气息沉下来。

4、演唱巩固歌曲:

  引导学生随教师电子琴伴奏完整齐唱歌曲。

5、分析交流体验:引导学生用恰当的声音和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师:玛丽亚老师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用语来启发孩子们对每个音符的记忆,可谓妙趣横生。

如:“Doe是鹿是小母鹿”,想想小鹿是什么形象呢?

生:活泼可爱。

师:对啊,那么要唱出鹿的形象我们该用怎样的声音表达这句歌词呢?(教师采用对比法用两种方法范唱,引导学生听辨选择该用弹跳的声音还是连贯的声音演唱?该用强的力度还是弱的力度表现小鹿活泼可爱的形象?引导学生齐唱感受。)

生:用弹跳的声音、弱的力度表现小鹿的活泼可爱。

师:“Ray是金色阳光”,金灿灿的太阳光芒万丈,暖暖的照在我们身上,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引导学生齐唱感受。)

生:连贯的温柔的声音。

师:“Me是我叫我自己”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教师用自豪的声音范唱。(引导学生齐唱感受)

生:弹跳的声音。

师:“Far是奔向远方”,“Sew是穿针引线”,“La这音符紧跟Sol”,“Tea是饮料和茶点”,“然后我们再唱doohohoh”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呢?(引导学生边唱边感受体验分辨用怎样的声音表达这几句歌词。)

生:用连贯的声音表达这几句歌词。

师:整首歌曲采用自然音阶的七个音上行的形式写成,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动力,所以力度应该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呢?

生:用渐强的力度演唱歌曲。

师:老师来考验一下同学们是不是能用最美的表情、恰当的声音和渐强的力度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感。

6、检验巩固歌曲:

随多媒体课件伴奏音乐齐唱:引导学生随音乐击拍,教师指挥提示唱歌的表情、力度和声音。

三、巩固歌曲,拓展教学:

1、音乐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

引导学生参与领唱与齐唱。

歌曲第一段,引导每排第一个学生担任领唱,随多媒体课件伴奏音乐分别唱每乐句开头的第一个音符,每乐句后面的歌词由每排其余学生随音乐节奏击拍齐唱。

教师演唱英文歌词,开阔学生音乐视野。

歌曲第二段,引导学生随节奏轻轻击拍,教师随多媒体课件伴奏音乐范唱英文歌词,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师生合作,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2、合作探究,加入二声部演唱。

歌曲第一段,教师随多媒体课件范唱演唱低声部旋律,引导学生聆听体会。

歌曲第二段,随多媒体课件的范唱音乐,师生齐唱刚才加入的低声部旋律。

学生分两大组,随多媒体伴奏音乐,第一组齐唱高声部歌词,第二组齐唱低声部旋律。教师指挥。

1. 23. 13  13 —︱2. 344 324 —︱4 —︱3. 45  35  35 —︱

                                                                     ……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Do                       Re                      Mi

3、音乐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美国歌曲的特点:

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引导学生观看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家庭教师玛丽亚和七个孩子一起排演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引导学生边欣赏边跟唱其中的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以体会真假声结合的特点。)

师生交流:

师:这段视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啊?

生:轻松、幽默、滑稽。

师:其中的音乐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旋律欢快优美、节奏轻快跳跃。

师:这个片段为表演唱。歌曲的节奏轻快跳跃,旋律欢快活泼,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歌中的衬词“来咿噢都”为牧羊人所唱的歌声,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演唱时常常提高嗓音,用假声突然翻高的方法,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式演唱。这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之一。

四、引导升华,课堂小结:

师:玛丽亚老师用这种生动活泼的音乐的方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说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遐想和精神享受,让我们唱着这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歌曲《DO  RE  MI》结束我们这堂课,愿它的美妙旋律永恒的留在我们的心底。(全体学生在多媒体课件音乐《DO  RE  MI》歌声中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