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识字写字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 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3-05-13 22:55: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资料收集 |
比如:张建丽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课中有这么一段实录:
生1:我以前在幼儿园学过“几”字,我和“几”是老朋友了。
师: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很清楚。
生2:我以前就认识“玫瑰”的“梅”字。
师: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这个是“梅花”的“梅”。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的班训吗?
生:记得。
师生: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生:班训里有“成长”的“成”字。
师: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师:“成”字我们每天都和它打招呼就认识了。同学们知道开运动会时,下面有很多人手里拿着小旗,(教师出示小旗子)嘴里喊着——
生齐:加油!
师:这里面有——
生:“加油”的“加”。
师:“加”字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看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学习很多字。
师: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
又如,乔丽霞老师在执教《比一比》一课时,是这样与学生互动的:
师(出示本课要会认的生字):孩子们,通过昨天晚上的预习,你一定有自己的识字方法,对吗?
全班齐声说:是的。
师:好,现在同桌交流你的识字方法。一会我们来集体交流。
生同桌交流。
师:好,孩子们,谁先来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生1:我来说,我认识“黄”,我用组词的办法记住它,“黄色”,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2:我也能记住“黄”,我是用一句话记住的,“我喜欢黄颜色”,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3:你们两个同学的识字方法都很好,我来接着交流,我认识“猫”,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花猫”,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4:我还能记住“猫”,我是根据它的偏旁记住的,和动物有关。我还知道有很多动物都是这个偏旁,比如:狼、狗、狮、狐狸。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5:你的方法太好了,我来接着交流,我能记住“杏”,我也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加“口”就是“杏”,“杏子”。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6:我能记住“桃”,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跳高的跳”的“足字旁”换成“木字旁”就是“桃”,“桃子”。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7:你的方法真好,我来做补充,“杏”和“桃”都有“木”,我知道它们和植物有关,我还知道“木字旁”的字有“树、林、森、”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8:你知道的可真不少。我来接着交流,我认识“苹”,我是在家就认识的,每次我吃苹果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苹果”这两个字,所以我认识。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9:你真棒!在生活中也能认识字,我们要向你学习。我来接着交流,我认识 “红”,我是从动画片上认识的,“红太狼”。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10: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我来接着交流,我认识“多”和“少”,我是用反义词的方法记住的,“多少”,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11:我认识“边”。我用一句话记住“我的旁边是侯蔼哲同学”。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12:我能记住“群”,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君”加“羊”就是“群”,“一群羊”。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13:我认识“颗”,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一棵树的棵”的“木”换成“页”就是“颗”,“一颗豆”。谁还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师:你的识字方法真不错!那你知道“棵”与“颗”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课件:一棵树、一棵白菜、一棵小草
生全班读。
生1:我知道“木字旁”的“棵”是指植物,而“页”字旁的“颗”是指能拿在手里的。
师:是指颗粒状的。
师:好,我们接着交流。
生1:我认识“堆”,我是用组词的方法记住的,“一堆土”。
师:孩子们,非常好,你们的识字方法很多,都有什么呢?
生1:加一加。
生2:换一换。
生3:组词。
生4:说一句话。
生5:反义词。
生6:在生活中识字。
生7:在动画片中。
生8:猜谜语。
生9:减一减。
师:非常好,你们的能力超过了老师的想象,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过河摘桃子吧!
……
就这样,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评价学生,以学生为主评的各种形式的评价,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识字,效果非常好。
2、课外识字评价,突出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
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认会的字,用彩笔写在A4纸上,或者做成“识字小报”,带到学校。每当好的作品贴在墙上时,其他的学生都围在周围观看,从中能学到新的字,被展示作品的学生也当了一次小老师。
写字要走好三步路(写好基本笔画,掌握间架结构;写好独体字;写好合体字)。念好四字诀(看、记、写、比)。闯过三道关(笔画、笔顺正确规范;字体、字形端正美观;作业、卷面确保整洁)。指导书写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位置、结构的搭配等。
例如《口耳目》一课中要求写的只有三个字:十、木、禾,董静老师将“十”放在第一课时写,第二课时着重写带有撇和捺的“木、禾”。如何让学生有良好的写字开端?她是这样安排的:
(一)上节课小朋友们的“横”和“竖”写得真好!现在我们认识的两个字娃娃也想到自己的田字格里休息一下,我们笑着请他们进来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前用儿童化的语言引孩子们进入书写状态,使孩子们产生“我要写得漂亮”的愿望。
(二)出示两个生字:小朋友们把这两个字轻轻地读给自己听一听,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发现“木”比“禾”少了一个撇。)引导观察、比较,学生们雪亮的眼睛会发现汉字的各个细节,融入到汉字中。
(三)师向小朋友介绍:这是我们要学的新笔画“撇”。师范写(起头顿笔):“撇”是一个很帅的大哥哥,他的头发上还有一点点翘起来呢!生书空。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笔画捺,“撇”和“捺”是兄弟,“捺”也要顿起来写。范写书空。一个字美观与否,与笔锋很有关系,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养成了顿笔的习惯,写字时就会更投入。因此新笔画的强调范写很有必要。
(四)能写好撇和捺,我们就能把“木”请进来了。仔细看老师写“木”,每一笔都在田字格的哪里。你们可以用手指在桌子上写。间架结构需要田字格帮忙,让学生观察模仿是初学者的捷径。
(五)老师帮你们放音乐迎接“木”到田字格中来,请你们先做好写字的姿势,在课本上慢慢地描起来,看谁竖得最直,顿得最好。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有错误的在大家写好后集体纠正。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写字时心平气和,随时纠正写字的姿势。
(六)自己仔细观察“禾”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
(七)拿几位学生的“作品”放到投影上展示:仔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字,喜欢哪一个笔画?指名说说,请小朋友们再看看自己的字,有哪些地方很漂亮,和别人不一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改正?自己再写一个满意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评价能力,让写字的学生有成就感。让学生主动反思自己写的字,发现自己字的个性,对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有更深的理解,也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样,在实践、观察、比较中,学生就能慢慢地掌握书写方法,为今后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 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语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我最棒”或者“我是小小书法家”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铅笔字书法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我们每个月在班内搞一次展示欣赏活动。把同学中写得好的字集中起来在班上展览,让孩子们学有榜样。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参观学习,对展出的字进行评价赏析,要求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感悟评析展示的字,说说怎样好,好在哪里。下面是我们班同学对李韵涵同学字的赏析:
……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可喜地发现:有效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让识字写字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有效营造了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激励性评价也开辟了学生识字写字发展的通道;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在导向性评价中得以不断地感染和丰富。事实表明: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较浓厚,有自主识字的愿望。
2、规范了书写工具。一二年级要求用HB木质铅笔书写,控制用脆而易断、难以用力的自动笔;控制使用橡皮,培养了平心静气、一丝不苟的书写态度,降低了写字出错率,从而提高了书写速度、效果。
3、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只要让学生提笔写字,就会有同学起头强调正确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经过强化练习,学生大面积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能力明显提高。
4、制定了完善的评价方案,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写字比赛,在班内定期进行作业展评等,班级开辟了学生优秀铅笔字作品展示台,每月一次书法星评比,将学生的进步之作、优秀之作张贴于展示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书法作品,提高鉴别能力、审美情趣。
七、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更为突出问题:
1、过程性资料保留不够完善。半年来,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
2、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有“动静”,无“涟漪”。
(二)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如下: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2、强化实践研究。充分学习和自我研修,上好课题研究课,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观摩与研讨。
八、课题研究,任重道远。
半年来的认真实践,积极探讨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课题研究还在继续。我们深知,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识字写字教学要常抓不懈,要使学生“开开心心识字,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更需要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识字写字技能的形成,要坚持不懈地重复,练写充分,才能形成。要使全体学生真真正正地掌握识字写字两项技能,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管水珠《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方式的多元化》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7下
2、王德新《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多元智能》
附:
⒈评价目标。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950个,其中350个会写。
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⑷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⑸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⑹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⒉评价方法。
⑴识字测查。根据课本后面要认的生字表,分成几组,把这些生字编成儿歌,或适合学生阅读的小短文,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儿歌或短文朗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查,还可以随时抽查。采取单元测查、平时测查、期中测查、期末测查等形式,并记入成长档案袋中。测查标准为:
A 读对90%以上的为优秀。
B 读对80%以上的为良好。
C 读对60%以上的为合格。
D 读对60%以下的为不合格。
⑵字词测查。主要评价要求会写的字,内容包括:听写生字,听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词语搭配,选词填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字词的测查,可以采用平时测查,单元测查和阶段测查的方法。测查的内容要活,形式要新颖,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测查学生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注意能力和运用的评价,杜绝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僵化的测试方法。评价标准:
A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B 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书写较规范、端正,80%以上的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理解。
C 写字姿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不整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大多数字词不会写,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