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中的“油”究竟读第几声?
(2013-01-04 10:16:25)分类: 雁过留声 |
在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中的《小松鼠找花生果》中的绿油油中的“油”注音为第一声,而到了二年级中的《月亮湾》一课中却读阳平。
原先,有过这样的提法,说作为词缀在后面的有两个相同的词的时候,就读第一声,不过,现在的教材里面都是注音第二声,就如《雨后》中的水淋淋一词。
不知哪位老师能解决这个疑问?
1、首先看“油”字原来的读音:唐代孙愐《唐韻》注为“以周切”,宋代丁度、宋祁等编的《集韻》、元代黄公绍《韻會》注为“夷周切”,明代乐韶凤、宋濂等所编撰的《正韻》注为“于求切”。按照吴方言所保留的古音声调,则应该是读为入声。但入声字在普通话读音里已经完全消失了,只是读成yóu。因此,“绿油油”的“油”应当读“yóu”。
2、“油”为什么还有读平声的现象?这是因为“油油”一词有一个义项为“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如《史记·司马相如传》中有“自我天覆,云之油油”、《楚辞·惜贤》中有“油油湘江”等语。它们与“攸攸”(或写作“悠悠”)一词属于联绵词,可以互为通用,所以,我所举的这两个例子中的“油油”可读成平声。
但这并不能意味着“绿油油”中的“油”可以读平声,因为两者义项有别。
前一篇:(原创)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
后一篇:《雨点儿》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