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365——拒绝回校教一年级
(2024-09-02 19:42:34)
标签:
365 |
分类: 生活琐事 |
9月2日
星期一
小雨转阴
18~23度(杭州,27~38度)
早饭:西红柿炝锅鸡蛋挂面,花卷。
饭后,洗床单、枕巾。
老公打电话问家里有没有9月份的报纸,给婆婆拍照用。我看了看前两天拿回来的两份报纸,都是8月份的。
十一点左右,教导主任打来语音电话,说跟我商量个事,问我愿不愿意代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只代两周,每周6节课,按替课算。我马上拒绝了,说眼睛不舒服。已经说了不干了,再去学校,岂不让人笑话?万一两周后找不下人,让我继续代,该怎么办?代课一节30元,两周还不到400块钱,太少了吧。
回婆家。胳膊凉。
顺便去邮局和社区问有没有9月份的报纸,答复都是被人拿走了。
还是做手擀面,老公炒菜。
回家的时候,去超市买了咸鸭蛋、佬米酒、红薯、八宝粥。
下午,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第一期,新加坡。让我大为吃惊的是,新加坡的学生卷得那么厉害,分流是从六年级开始的,于是补课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下午两点放学,有的学生要补三四个小时);小学里有免费的牙科诊所;每棵树都有身份证,还有树医生;有“全纳”幼儿园,即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玩耍。新加坡政府一直强调国内资源匮乏,能依靠的只有人才。第二期,德国。重视音乐教育,给婴儿举办音乐会,票价亲民,只要两欧元;四五年级开设性教育课,让男孩在上衣里塞上垫子,体验怀孕妈妈的不容易;带学生参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儿童博物馆的主题: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住宅区里有儿童游乐场,安全有保障;注重职业教育;10岁的小学生要通过学习和严格的考试来获得自行车驾照;有混龄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多少……喜欢德国的教育模式。
晚饭:咸鸭蛋,蒸红薯,八宝粥。
后一篇:24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