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强的妈妈
(2022-07-17 20:04:03)分类: 随笔杂记 |
妈妈是家里的长女,比二姨大八岁。
为了改善生活、减轻爸爸的负担,妈妈捡过菜和炭,后来又和大姐去离家五六十里地的农场干活,那时候,妈妈已经快五十岁了。(妈妈在食堂给几十个年轻人做饭。为了节省粮食,妈妈常常生吃黄瓜、西红柿。)
姥姥一直腿疼,不能下地。
妈妈从小是被当成男孩使唤的。
家里活儿多,姥爷不想让妈妈上学。
直到解放后,妈妈才上了一冬天的夜学,姥爷就不让去了。
但妈妈记性很好,认了不少字。
爸爸妈妈刚结婚的时候,两地分居,爸爸给妈妈写的信,妈妈有些字不认识,就让别人帮着念。
但那个人要开妈妈的玩笑,就瞎念。
妈妈觉着不对劲,就不让那个人念信了,而是自己琢磨。
后来,妈妈来太原和爸爸团聚,爸爸给妈妈找了打铁的活儿。
打铁很累,但妈妈从不叫苦,一直到大姐快出生才不干了。
1962年,妈妈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大姐回老家。
后来,我们姐弟四个相继出生。
妈妈一个人带我们姐弟五个,真的是太辛苦了:既要下地干活,又要做饭、洗衣、喂鸡、喂猪,晚上、冬天,还要纺线、织布、做衣服、做鞋。
五个孩子,春夏秋冬的衣服、鞋,包括单的、夹的、棉的,都靠妈妈一双手,一针一线地做出来。
我的同学中,有的衣服破了,连补丁都没有。还有的同学,一到冬天,手脚就冻伤了。
我们姐弟五个没穿过一件破衣服,也没有一个冻过手脚。
妈妈要怎样操劳,才能做到这样啊?
但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
那时候,还没有电,晚上谁要小便,都得叫妈妈点灯。
想一想,妈妈哪天能睡个囫囵觉?
1980年,我们全家在太原团聚。
当时,只靠爸爸几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七口人,其中六个人要吃高价粮,四个人要上学,还要每月给奶奶7块钱,有时候给姥姥寄钱,生活相当困难。
后来,农场解散,妈妈又扫过马路、厕所,帮别人家看过三个小孩,在商店门口看过自行车,还卖了好几年的菜。
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要有志气,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2010年爸爸去世,妈妈说,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但大姐只陪妈妈睡了一晚,妈妈就让大姐回去了,说大姐家也有很多事呢。
2016年,妈妈搬了新家,在一层,出入方便,妈妈便开始捡废品,说闲着也是闲着,卖一个是一个。
为此,妈妈还找了个本,记下每一笔卖废品的钱。
年终算一算,竟也有几千块钱呢。
我和弟弟不想让妈妈太劳累,几次劝妈妈别捡了,妈妈却说,都是顺手捡的,累啥?
一开始,妈妈自己去卖。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再加上腿疼,走不远了,我们便隔一段时间,帮妈妈卖一次。
妈妈过意不去,过年的时候,就给我们姐弟几个都发了红包,不要都不行。
妈妈一生要强,谁的情也不想欠。
爸爸去世的时候,亲戚们上了礼,妈妈总要想办法还回去。
比如我大伯子的女儿、大姑子的女儿、我姐夫的侄女结婚,妈妈都上了礼,其实,不上礼也说得过去。
前年,阳阳结婚,妈妈上了3000块钱。
后来说,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虎虎和辰辰结婚了,要提前给我和妹妹各3000块钱。
我说了几次不要,妈妈都不答应,后来到底给了。
一生要强的妈妈啊,遇事总是先为别人着想,结果苦了自己,累了自己,让我们怎么能不心生愧疚?

妈妈,好想你啊。原谅女儿不孝,没有多多陪伴你。希望妈妈常来我的梦中,说一说别后的情景。
前一篇:198@365——缝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