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世博会初体验英国馆世博文化馆意大利馆旅游 |
分类: 上海世博会 |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现在的我们对上海充满了亲切感。
——题记
来到上海三天了,还是住在杨浦大桥旁边的宾馆,早上拉开窗帘眺望不禁有些吃惊,想起来上次住在这里还是一年前,当时楼下还很杂乱,可是现在已经整洁地布满了集装箱,道路也拓宽了。
其实从到达虹桥机场开始,我对上海的印象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前,机场设施还很破旧,行李提取通道也非常狭窄,记得当时我们一边在拥挤的人流中等行李,一边皱着眉头说这样的机场怎么迎接世界各地的游人来参加世博会;一年之后,我们看到了它的变化,机场设施完善了,空间也拓宽了,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世博第一站带来的惊喜。
汽车行驶在路上已经是傍晚时分,在当空满月的映衬下,我看到了沿途美丽的城市夜景,真是女大十八变,我们都觉得上海变漂亮了,这种变化让我们从内心中渐渐消除了以前对它一直存在的偏见和疏远感,开始怀着一份喜悦的心情慢慢去欣赏它的容颜。
三天的时间,我们的工作很紧张,由于节目组的要求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也不得不数次调整转播系统。本来想利用工作空隙去参观各个国家馆,但是游人实在是太多太热情了,而且并不是每一处国家馆都认可我们从媒体通道提前进入,无奈之中我们目前只选择参观了几个场馆。
世博文化中心就在我们的演播室旁边,傍晚的时候更漂亮,很像硕大的飞碟随时都可能腾空而起。
意大利馆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觉得它的设计者深刻地理解了四两拨千斤的道理,从它的内部设计及展示上,游人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想传达给我们的文化氛围,带着浓郁的意大利气息。
其实这是一种很讨巧的方式,不论是三四个人高度的结婚礼服,还是镶嵌在墙面上的交响乐队,或者是画面上这处风景,其实就是在全黑的背景环境中进行了投影,摆放了几个雕塑作品,但是在拨弦音乐的衬托下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围观的游人无不赞赏,就好像身处迷人的湖景中,让人忍不住按下快门。
英国馆这个角度是最漂亮的,宽敞的外围空间包围着这样一个种子圣殿,就连照片拍出来都很像建筑效果图。但是英国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仅限于此,因为真正站在馆内就会知道,它的内部空间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只有那些从外部延伸进来的玻璃钢柱体,每个柱体的末端镶嵌着几粒种子。
不过这些种子很珍贵,据说它们都是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提取的,而且种类不同,形态各异。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这里恰巧在举行集体婚礼,也许这就是他们选择种子圣殿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非洲馆、奥地利馆、俄罗斯馆,本来很想去日本馆和沙特阿拉伯馆,不过现在它们的人气实在是高得吓人,每天的排队时间都至少超过四个小时,实在让人望而却步。思前想后,就算是感兴趣也吓得没胆量了,真是佩服那些执著排队的游人,尤其是还有很多高龄老人。
世博初体验,不知道之后的十天我们还能有机会参观哪些场馆,一切都充满未知却很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