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自由行之细节

(2010-07-07 17:36:40)
标签:

日本自由行

东京

细节

旅游

分类: 日本自由行

日本,是一个讲究细节的民族。虽然自古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说法,但是还有一句话——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似乎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抛去我们对日本深刻的民族仇恨不提,仅仅客观地比较生活细节、人文氛围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http://s12/middle/6cc17a67t96b5987c772b&690

最明显的是严格的垃圾分类整理。初到日本街头,我总要在垃圾箱前停留很长时间,因为需要看清桶上标注的详细分类方法,有时是可燃与不可燃,有时是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时是瓶子也要区分玻璃还是塑料。扔弃生活垃圾也有规矩,比如饮料瓶要用清水刷洗干净;纸质牛奶盒要洗净剪开铺平,凑齐一定数目之后用绳子整齐地绑扎好;超市里包装生鲜食品的白色塑料盒也全都由主妇们清洗干净再次送回超市循环使用。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即便是被扔在街上的垃圾袋也不会出现污水横流的现象,垃圾箱更不会污迹斑斑,后续的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方便。对于我这样的游客而言,并没有人硬性规定或监督我的行为,但是身处这样一种环境中却不由得你不严格遵守当地的习惯,否则倒显得自己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了。

http://s11/middle/6cc17a67t96b59f19f17a&690

 

日本人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因此地铁站里相应的设计也很人性化。候车长廊里有饮水池,还有宣传册或报纸取阅栏,而且我并没有发现有人乱扔废弃的报纸或者弄脏饮水池的现象。在地铁车厢里设有不用颜色的“优先席”座位供“老幼病残孕”使用,除非车里人比较多而又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群体在车上,才会有人坐在“优先席”上,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宁可站立的。

在“优先席”附近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因为日本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脏病,多数人还安装了电子仪器,使用手机会对他们造成频率干扰。电车的座位上方都有金属架子,人们可以在站立时把手提包放在架子上,但是一旦坐下就要把包放在腿上,一来防止自己忘记,二来给其他人腾出地方。大型地铁站里还设有存包处,长途赶路又暂时不想携带重行李的人可以把包存放在这里。

http://s13/middle/6cc17a67t96c8db3e684c&690 

日本街头没有公共厕所,但是便利店却有,便利店不但可以使用洗手间,还可以缴纳电费、水费以及取款,这真是让我有些吃惊。也许对于日本人紧迫的生活时间而言,遍布大街小巷的无所不能的便利店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际意义上的便利,也为人们节省出很多在邮局和银行排队等候的时间。

走在街上、坐地铁时,我时常发现很多人直接把钱包塞在屁股兜儿里,相当随意。据说日本人脑子里似乎没有“偷”的概念,不过这并不代表在日本没有其它犯罪案件。在日本若不甚丢失东西或者捡到东西交给警察都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以捡拾钱财为例,送交人需要填写详细的表格说明情况,并且需要选择一旦找不到失主,在几天之后是否愿意该项财物归自己所有,真是闻所未闻的规定。

http://s5/middle/6cc17a67t96b5baf31264&690

日本同中国一样,公共场所不允许抽烟,但是日本人自行规定了吸烟场所,通常都是在地铁出口外面,这里用木栏和绿植围起一块露天场所,吸烟的人就自觉地站在木栏里,一墙之隔的外面也闻不到什么烟味儿。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下雨天店家一定摆出铁桶,大型超市一定摆放自动伞套机,走进店里的顾客也一定自觉地把伞插在桶里或者套上塑料袋。日本的雨是随风飘的,本来为了轻便带来的折叠伞,等使用起来才知道根本挡不住雨,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日本街头都是手撑长伞的人,而且为了方便看路,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透明伞,据说用长伞也是为了雨水能够顺着伞尖儿快速地流在桶里,避免弄脏地面。

http://s12/middle/6cc17a67t96b5be2b4c9b&690

一路上给我造成最大困扰的是拍照的时候,一旦我举起相机,路过的行人便会自觉地站在旁边等着我,直到我按下快门连连说“请”并用手势示意,他们才会说着“不好意思”然后快速通过。这让我很不适应,总觉得是自己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也因此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在举起相机前要左右“请”完了所有人通过才安心拍照——类似于这样的细节,就是大家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的结果。

日本的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街道干净整洁,一方面与它的海洋性气候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源自于民众的自觉维护意识和较高的国民素质。而形成现在这种良好的生存环境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的是一种全民一心的决心,一种自我克制与约束的能力,一种心系人类生存环境的觉悟,以及全民参与互相影响、互相监督的氛围。见微知著,这仅仅是我在日本一周时间内的见闻,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日本人在细节处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意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让城市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雨•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