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光影周刊 |
周末观看了电影《阿凡达》,从电影院出来直到现在,我仍旧沉浸在它带给我的视觉震撼与情节的感动中。
观影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些人的评论:有人说这是一部反映外星钉子户的电影,剧情庸俗;有人说这是美国人在炫耀电脑特技,无非又是一顿美式快餐;还有人说导演抄袭了其他影片的剧情片段。于是,我也是带着疑问走进了电影院,可是观看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也想起很久前看过的那个故事: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便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微笑不语。苏东坡心想,这回佛印吃亏了,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
正如电影主题曲和台词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一样——I see you.
所以我也希望,我们都可以带着干净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去看这部作品。
相较于之前的《UP》,《阿凡达》给了我们一次更加震撼的视觉盛宴,一次更加浪漫的梦境旅行。
https://qymiza.bay.livefilestore.com/y1m3to7-mkpkiSUDH0B2ZvjKsO5Zx1WOvtwxPLMgwOdAGjoywTJNGJ7TtuoAdpGIVnSiwKFol1AHK4fCSF6ESzrd01JgmCVn_s-w3tLIWH55Af4Hha3UFIwMBaWboTZKhQucIiSapN1ukPnakiFm6FjDA/20100110132.jpgsee
潘多拉星球,纳美人的部落,艾蒂莉训练杰克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就在那样一个又一个瞬间,我们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里充满幻想,那里有各种各样柔软的、神秘的、颠覆想象界限的生物,那里有纯朴的人民,有生灵与生灵间沟通最原始的方式……
我们惊呆了,入神了,不禁伸手去触摸,微笑,感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在那样一个又一个瞬间,暗暗地告诉自己,也希望有这么一天可以生活在这样一片原始但是纯净美好的世界里,永远也不回来。
正如男主角杰克所言:人类想要得到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便把外星人变成敌人,然后就有了充分的理由用暴力掠夺。而这一点,原本也是我们深恶痛绝的,在人类用暴力入侵这片纯净的土地时,我想,所有在场的观众应该都自觉站在了纳美人这方。所以我会为了纳美人家园的毁灭而难过,为人类飞机的炸毁而开心,为部落间联合起来共同抗敌而激动,为人类的彻底失败而觉得解气。
有人说:其实那些外星人并不好看,但是看久了就觉得妩媚了,因为所有生物不是因为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而美丽,而是因为心灵的相通而美丽。
在近期众多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灾难题材的电影中,《阿凡达》无疑从另一个角度教育了人类,也体现出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当男主角祈求圣树时,女主角说圣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它只是维持自然的平衡;当所有生灵都被激怒,集体投入到对抗人类入侵的战斗中时,女主角说圣树显灵了。
不论是谁,一旦越过生态平衡的边界,自然界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这就是自然法则。
https://qymiza.bay.livefilestore.com/y1mRyZi5S8aQMbzgVqZ8e52_ziwv-4U2FkY7ounX_Lcy-4WfKIjab82wzKbIIVMfCgG-uvIUtNmmnRPIGcGK_PnF95YWWFbXUvf7SRtNG3ZWTvNe0Zb5P_Tdv0OTW9ZhEX9dGMXQhiyTZWEL1g2dLk4Nw/20100110133.jpgsee
我们曾经诟病美国宣扬人性自由,我们曾经对关爱地球、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嗤之以鼻,我们曾经在观看诸如电影《2012》和《后天》时不屑地说:他们就是喜欢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可是在我们嘲笑别人的时候,是否扪心自问过自己:我们有没有做到。它们宣扬了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同时,它们也宣扬了人性,宣扬了我们都懂得却没有去实践的道理。
不要带着任何偏见和负担,用最纯净的心去观看吧!
在感官逐渐被那些淳朴野性的激情点燃的过程中,认识每一个电影与生活相印证的现象然后体会、思考、沉淀——为爱而战斗,生活家园不容侵犯,生命的尊严不容践踏……
《阿凡达》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也打开了潜藏在人类内心中原本的那一点纯真和善良。
P.S:同时强烈推荐电影《十月围城》,老少咸宜,过程压抑,但是看过就不会忘记。

加载中…